一腳地板油把百萬路虎干爆缸!國人苦“暴力年檢”久矣
“談檢色變”一詞,指的是部分車主在經歷過暴力檢車后,對汽車年檢有了心理陰影。
可以想象,部分人的車十分愛護地開了6年,地板油沒舍得踩、S擋沒舍得掛、轉速沒上過4千,年檢的時候卻被別人連續油門到底,得有多心疼?
更倒霉的是,有些車進檢測站之前好好的,從未出過故障,年檢之后儀表盤就亮了故障燈,又或者是出現一些其它毛病和損壞,不難想象這些車主心里的怨氣有多重。
近日,一位路虎攬勝車主,愛車在年檢的時候發動機直接爆缸,引來了廣大網友圍觀。
攬勝年檢爆缸,修車需19萬元
前不久,福建一輛路虎攬勝去檢測站進行年檢,在尾氣檢測環節被工作人員猛踩油門,最后發動機在高轉速下直接冒煙,機油也漏到了地上。
鬧心的是,愛車這慘烈的一幕,被一旁的車主朱先生看在眼里。
事后,檢測站表示會賠償車主損失,而作為價值170萬元的豪車,這輛攬勝的維修費用高達19萬元,也許是檢測站聽到高昂維修費后秒慫,又開始質疑車子本身就有問題。
缸哥認為,無論這輛攬勝爆缸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檢測站工作人員連續猛踩油門的行為都是“導火索”,只是主責還是次責的問題。
對此,不少網友憤怒地表示:別管是什么原因導致,反正車壞在誰手里,就誰負責修好!
事實上,年檢的尾氣檢測環節,并不需要連續猛踩地板油,最多只需踩兩次,若檢測人員沒有嚴格遵守規則,那么該檢測站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要知道,在發動機未達到良好工作狀態的時候,連續、暴力踩油門是有可能導致出大問題的。
關于暴力年檢導致車輛受損的新聞,相信大家也見得多了。
舉個例子,此前廣東一輛勞斯萊斯在檢測站同樣遭遇“油門到底”,車子當場冒白煙、漏油,維修費用高達百萬;江西一輛寶馬X6,是開著進檢測站,發動機被干報廢后,被板車拉著出來......
這些新聞,通常都因為受損車輛是價值不菲的豪車,才引發媒體紛紛報道,關注度得以被放大,而那些因暴力年檢傷車后卻“默默無聞”的車主,不知還有多少。
所以,暴力檢車是真實存在的現象,否則“取消年檢”的呼聲也不會一浪高過一浪。
國家出手,年檢周期優化調整
日前,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生態環境部、交通運輸部聯合推出了深化車檢改革優化車檢服務新舉措,進一步優化調整非營運小微型載客汽車檢驗周期。
缸哥給大家摘出了最重要的信息:
非營運小客車、摩托車在10年內,只需要在第6年、第10年到檢驗機構上線檢驗,期間每兩年申領一次檢驗標志;超過10年的,每年上線檢驗1次。
調整之前,10年內的車要檢測三次,15年以上的車要一年兩檢。優化調整后,車輛檢測的次數得以減少。
然而,有車主依舊覺得年檢次數太多,他們認為:如今汽車技術已成熟許多,車輛的可靠性、耐久性、環保技術也有了較大提升,一輛車開10年或10萬公里壓根沒問題,對于10年內的車,年檢應該考慮取消。
一些老車擁護者也表示:國內市場很難形成像國外那樣的老車文化,年檢肯定要背鍋,之前有多少人是因為“一年兩檢”而放棄玩老車的?
的確,汽車技術已今時不同往日。拿“新車磨合”來說,因現在零部件的制造工藝得以提升,發動機、變速箱等“大件”的精密度也有了進步,“磨合期”的說法越來越弱化,大家如今都是新車到手該怎么開怎么開,不再刻意磨合。
談到取消年檢,我們或許得先明確汽車年檢的目的——檢查汽車主要技術狀況,確保汽車行駛安全。
換句話說,年檢就是評估一下,你的車是否符合上路的基本技術要求,上路后會不會影響到他人,現在很多10年內的車都能輕松滿足要求,沒必要頻繁年檢的說法不無道理。
但畢竟安全面前無小事,為了保證交通安全,汽車年檢取消不太現實,不過優化空間是有的。
比如,有些車雖然年限比較長,公里數卻很少,行駛狀態還非常不錯,理論上就沒有必要頻繁年檢。
另外,如今新能源車大行其道,純電車的市場保有量逐年增加,汽車年檢是否也該針對新能源車進行優化?
相信有關部門已經聽到廣大車主的呼聲,這次減少年檢次數的措施,既是個好消息,也是個“好兆頭”。
“暴力檢車”何時了
回到暴力檢車的問題,豪車因年檢出事的新聞幾乎年年有,歸根結底,檢測站以及檢測人員是很重要的一環。
此次年檢改革中也提到:要采用現場觀察、案卷審查等方式,加強對檢驗機構資質認定技術評審活動的監督,建立健全責任追究機制。
是的,專業活就得由專業的機構、專業的人來干,是否每一個檢測人員都足夠“專業”,是廣大車主想問的問題。
車主們普遍認為,檢測站那些“關鍵”的工作人員,首先得懂車,得有一定的汽車專業知識,別只知道上來就是地板油。
缸哥依稀記得,此前浙江有一輛斯巴魯上線檢測,檢測站工作人員不知道這是輛四驅車,把它當成前驅車直接“開干”,最后導致變速箱報廢。
從這位斯巴魯車主的角度去想,四驅系統對汽車來說算很常見的了,檢測站工作人員應當有這個“意識”,所以檢測前自己沒刻意提醒,沒想到最終遭殃。
實話實說,稍懂點車的人都知道,斯巴魯車型是祖傳的水平對置發動機+全時四驅系統,檢測人員要是有點知識基礎,也不至于釀成悲劇。
因此,除了優化年檢周期、減少年檢次數之外,檢測站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專業水平也得同步提升,更直接的辦法,是提高該行的“準入門檻”。
最后,對于人人喊打的暴力檢車,當車輛在檢測時受損,也應該有一套完善的解決方案,避免事發后推諉扯皮,如此或能改變“談檢色變”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