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汁和豆漿的區別有哪些(豆汁和豆漿哪個更好喝一些)
“豆汁”和“豆漿”,一字之差,區別卻很大,建議先弄懂再吃
曾經在網上看過這么一個段子,要想分辨一個人是不是北京人,只需要走過去打他一拳,然后往他嘴里灌一碗豆汁,如果這個人站起來還手了,說明不是北京人;
如果他把豆汁喝完了,還問你要一個焦圈(老北京特色小吃),說明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北京人。這個段子真是讓人捧腹不已,但是里面提到的一樣特色小吃——豆汁,卻是讓有些人愛,有些人恨。
豆汁是豆漿嗎?它和豆漿有什么區別呢?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說說。
原料不同
豆汁,是老北京獨有的傳統特色小吃,據說早在遼宋時期就已經在北京地區盛行,并且在清朝乾隆時期,還一度是宮廷的飲料。豆汁選用的原料是綠豆,經過燙豆、磨豆、淀粉分離、發酵等一系列工序制作而成。
豆漿的地域特色則相對沒那么明顯,在我國各個地區都盛行,據傳最早的豆漿是為西漢淮南王劉安制作的。豆漿選用的原料是大豆,經過磨碎、過濾、煮沸等一系列工序制作而成。
從原料上看,豆汁制作選用的原料是綠豆,而豆漿制作選用的原料則是大豆。
制法不同
豆汁在制作過程中,需要先將綠豆磨制成漿,然后把磨好的漿汁放入缸中,加少許白礬和清水,攪勻后靜置一段時間,再將清水淘出,中間的那一層便是豆汁。最后對豆汁進行發酵處理,再入鍋加水熬制后,就可以食用了。
豆漿的制作過程則相對比較簡單,先將大豆泡漲后,再磨碎、過濾、煮沸即可。而現在豆漿機幾乎遍布各家各戶,豆漿的制法也越來越簡單,直接將干大豆和水一起放入豆漿機,開啟榨漿模式,不用半個小時,就能制作好豆漿,簡單過濾下即可食用。
從制法上看,豆汁在制作過程中加入了白礬,并且需要經過發酵的過程;豆漿制法相對比較簡單,將大豆磨碎、煮沸、過濾即可。
外觀不同
豆汁的顏色偏灰綠色,呈現明顯的稀漿狀,盛在碗里片刻后,會因為沉淀出現上清下濁的輕微“分層”;豆漿的質地比較稀,顏色則由大豆的顏色決定,如果是用黃豆制作的豆漿,顏色一般為白色或淡黃色,如果是用黑豆制作的豆漿,顏色則偏烏黑色。
從外觀上看,豆汁為灰綠色,放在碗里片刻后會出現上清下濁的分層現象;豆漿的顏色由大豆顏色決定,有白色的,也有烏黑色的,質地較稀。
味道不同
之所以說豆汁有人愛,有人恨,是因為它的味道實在太特別了,酸甜中帶股輕微的臭味,有點苦,如果不習慣的朋友,還會吃出一股泔水味。豆漿的味道則相對更能被大多人接受,是一股濃郁的豆香味,根據放的調料不同,有咸豆漿和甜豆漿之分。
從味道上看,豆汁喝起來酸甜中帶點臭味,還有點苦;豆漿喝起來有一股豆香味,根據放的調料不同,有咸甜之分。
由上可知,豆汁和豆漿,是兩種不同的豆制飲品,它們的區別主要在4點,分別是原料不同、制法不同、外觀不同和味道不同。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口感喜好去選擇,相對來說,豆漿的受眾度更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