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門寺簡介及背后故事
發布時間:2025-10-29 05:49:59
?
閱讀量:2次
?
來源:互聯網
2014年10月16日,第27屆世界佛教徒聯誼會在寶雞法門寺舉行,此次盛會受到了佛教的廣泛關注。法門寺位于陜西省寶雞市扶風縣城北10公里處,因安置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為舉國仰望的佛教圣地。相傳釋迦牟尼佛滅度后,遺體火化結成舍利。阿育王統一印度后,將佛舍利分成八萬四千份,使諸鬼神分送世界各國建塔供奉。法門寺因舍利而置塔,塔下的地宮中存放著用紫檀香木做成的棺槨,里面的金瓶內盛放著佛祖指骨舍利。在戰火紛繁的古代,法門寺經歷過多次修葺和重建,唐朝時期,法門寺發展到了鼎盛時期。 如今我們看到的法門寺,是1987年後仿唐式建築風格所建,磚塔也被改為了鋼筋混凝土結構。
法門寺的背后故事
1987年,法門寺唐代地宮被發現,在地下沉睡了1113年的唐代文化寶藏得以面世,輝煌燦爛,震撼人心。為紀念法門寺佛指舍利盛世重光30周年,法門寺佛文化景區精心組織策劃了系列活動,同時啟動了面向海內外征集佛指舍利盛世重光30周年圖文影像資料的活動,并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支持與積極參與。
法門寺佛文化景區召開了佛指舍利盛世重光30周年珍貴資料捐贈儀式暨新聞發布會,捐贈人對珍貴資料及物品的價值和背后的故事進行了詳細介紹。在捐贈現場記者看到,此次捐贈的珍貴資料包括文本資料、圖片資料、影像資料以及舍利出訪密碼箱等珍貴物品,這些捐贈物從不同角度生動體現了自1987年以來,法門寺部分歷史事件、宗教交流、重大活動等。這些資料的留存,對于研究法門寺發展歷史、弘揚促進法門寺文化交流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