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巴多斯是哪個國家(巴巴多斯簡介)
巴巴多斯位于東加勒比海小安的列斯群島最東端,為珊瑚石灰巖海島。四周為海洋環繞,西與圣盧西亞、圣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格林納達隔水相望。
西距特立尼達島322公里。海岸線長101公里。東西寬22公里,南北長34公里,幅員面積為431平方公里。
巴巴多斯是南美大陸科迪勒拉山脈在海中延伸部分, 大部分由珊瑚石灰巖構成。地勢向西呈階梯狀下降,向東、南急劇下降成懸崖。東北部蘇格蘭區,地面崎嶇不平,有兩岸陡峭的谷地。中部為臺地,地勢較高。沿海為沙灘,地勢低平。境內最高點,海拔340米。
巴巴多斯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區。7-11月為雨季,盛行東南風;2-3月為旱季,多東北風。常有颶風。氣溫變化不大,通常在22°C-32°C之間。年平均降水量1525毫米,沿海1016毫米,中部臺地達2286毫米。年日照量達到3000小時。
16世紀前,巴巴多斯為印第安人阿拉瓦克族和加勒比族居住地。
1518年,西班牙人登島,10余年后葡萄牙入侵。1624年,英國將巴巴多斯島劃為殖民地。1627年,英國設總督管轄,并從西非販來大批黑奴開辟種植園。1834年,英國被迫宣布廢除奴隸制。
1958年,加入西印度聯邦(西印度聯邦于1962年5月解散)。1961年10月,實現內部自治。1966年11月30日獨立,成為英聯邦成員國。
巴巴多斯境內土地65%為可耕地,主要種植甘蔗、蔬菜等農作物。
制造業主要有制糖、飲料、朗姆酒和啤酒釀造、化學藥品、電子零部件、服裝、家具和食品加工等。
政府加大對旅游業相關的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建筑業成為巴經濟支柱之一,主要在建項目為公路和住房。除水泥外,大部分建筑材料需進口。巴巴多斯國內大型建筑公司還承建加勒比其他國家道路、機場和工業設施。
旅游業為主要經濟支柱之一,游客主要來自歐洲、美國、加拿大和其他加勒比國家。
巴巴多斯境內無重要礦產資源,有少量石油和天然氣。據估計,石油儲量為200萬桶,天然氣儲量為1.124億立方米。石灰石分布面積達國土面積的85%,儲量約為300億噸。浮石儲量為13.25億噸。
巴巴多斯境內植物多為人工種植的,如無花果、棉花、甘蔗、香蕉樹、芒果樹、猴面包樹、椰子樹、棕櫚等;動物主要有鵜鶘、壁虎、青蛙、黑長尾猴以及以金槍魚、劍魚、海豚和飛魚為代表的海洋物種。其中,卡拉西方細盲蛇、巴巴多斯醋栗、巴貝多櫻桃、庫拉索蘆薈等物種為巴巴多斯特有種。
巴巴多斯總人口為總人口為277821人。其中,80%以上為非洲黑人后裔,4%為歐洲人后裔。全國通用英語。多數信仰基督教。
巴巴多斯美食融合了非洲、加勒比、西印度群島、歐洲等地的特點。魚類是巴巴多斯飲食的主要材料,包括金槍魚、鯊魚、鮭魚、鱈魚、紅鯛魚、無鰾石首魚、海豚魚,以及小蝦、龍蝦、蟹和海膽等。除此之外,飛魚是島上最受青睞的美食,也是巴巴多斯國家的象征。
除了海鮮,巴巴多斯還提供豐富的肉類美食,包括雞肉、牛肉、豬肉、火雞、鴨肉等。烹調方法有油炸、燒烤、烘烤、炙烤和腌制。傳統美食包括“cou-cou”小吃、米飯和豌豆、通心粉餡餅等,一般都配有水果和蔬菜,如面包果、木瓜、木薯、芒果和萬壽果等。
巴巴多斯地處熱帶,一年里衣著沒有多大變化,主要著夏裝。正式場合,男人一般穿西裝。特別隆重的場合,還要穿黑色禮服,打蝴蝶結??偠健⑹紫ü俚冗€要穿燕尾服。
巴巴多斯人講禮貌,見到的人都會舉手打招呼。對外國人比較熱情,倘若問路,常會碰到驅車送你前往的情況。他們從不隨地吐痰,開車也很遵守交通規則。人們常用的稱呼是先生、夫人、女士、小姐。常行握手禮,不同教派的人嚴格遵守各自的教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