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10終于能暢快運行安卓App了!英特爾和騰訊立大功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Android手機以及移動應用已經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可以通過手機Android應用來閱讀、購物、娛樂、學習、辦公等等。
但是,手機畢竟是移動設備,受限于屏幕尺寸、續航、性能、擴展性等客觀因素,并不能完美勝任所有應用場景,有時候很多用戶也想在電腦上使用Android應用,比如在大屏幕上觀看視頻、通過鍵盤上輸入文字、在多窗口下切換應用等等。
此前微軟發布Windows11操作系統后,宣布為Windows11添加了一項重要功能——“適用于Android的Windows子系統”,可以讓Windows11設備能夠運行AmazonAppstore中提供的Android應用。但由于種種原因,適用于Android的Windows子系統這項功能還沒有在中國大陸地區上線,短期內還不能直接使用。
那么,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讓廣大中國用戶在Windows電腦上輕松運行Android應用呢?
答案當然是有的!
近期英特爾與騰訊合作,推出了應用寶電腦版,通過英特爾的Bridge技術和Celadon技術,打破了Android與Windows之間的壁壘,讓中國用戶可以非常方便的通過WindowsPC運行Android應用。
這是一個創新的舉措,可以為用戶帶來更多的選擇和便利,也為開發者提供了更多的市場空間和創意。那么,應用寶電腦版到底能帶來怎樣的使用體驗呢?它背后又是如何實現的呢?未來PC與移動應用的跨平臺融合又會有怎樣的發展趨勢呢?本文將從這幾個方面來進行介紹和分析。
使用體驗
為了體驗應用寶電腦版,我首先在我的Windows11筆記本電腦上下載并安裝了它。安裝過程非常簡單,只需打開網頁,下載安裝幾分鐘就可以完成。值得注意的是,應用寶電腦版的兼容性非常好,不僅支持Windows11系統,也可以安裝在Windows10乃至Windows7系統中,兼容更多老舊PC設備。
安裝完成后,我打開了應用寶電腦版,看到了一個比較簡潔的桌面,發現頁導航欄提供很多熱門應用和游戲的入口,例如微信、QQ、騰訊視頻、植物大戰僵尸等,用戶可以通過鼠標點擊來下載安裝這些應用。
我首先嘗試了QQ閱讀這個應用,在下載完成后,通過點擊圖標,可以瞬間啟動這個應用。打開之后,可以看到一個熟悉的界面,有各種分類的圖書內容。
隨便點開了一本小說,開始閱讀。我發現,在電腦上閱讀小說有以下幾個優點,首先是可以享受到大屏幕的視覺效果,字體清晰、排版舒適;可以根據需要縮放窗口大小,調整閱讀區域;可以使用鍵盤快捷鍵或者觸控板手勢來翻頁、分屏、橫豎屏閱讀等功能;還可以使用鼠標右鍵來調出菜單欄,進行收藏、評論、分享等操作。
除了閱讀類應用之外,像視頻、游戲、購物等應用,也可以通過應用寶電腦版在WindowsPC完美運行。具體來說,通過應用寶電腦版,可以在大屏幕上觀看高清視頻,享受沉浸式的視聽效果;可以在電腦上玩一些手機游戲,體驗更流暢的畫面和更靈敏的操作;得益于更大的屏幕,瀏覽更多的商品信息和圖片,獲得更多的價格和評價。
當然電腦相比手機,除了操作方式上的差別之外,也可以提供更出色的硬件性能,因此得益于更好的處理器多線程性能,以及更大容量的內存,通過應用寶電腦版在WindowsPC運行Android應用,可以非常輕松的實現多任務(目前可以支持同時運行3款)、多窗口運行,通過Windows的任務欄進行輕松切換,同時保證了流暢性,就像運行Windows原生應用那樣,這是旗艦Android手機也無法做到的。
當然,在電腦上使用Android應用也不是完美的,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很多Android版移動應用在與Windows端的原生應用,或者網頁版相比,在功能上并沒有太多優勢,甚至還有些劣勢,例如網易云音樂。面對這種情況,PC用戶就完全沒有必要畫蛇添足,額外在電腦上安裝一根Android移動版應用了。
通過應用寶電腦版,在WindowsPC上安裝并使用Android應用是一種非常有趣的體驗,可以讓用戶在PC端享受移動端的便利和創新。
當然也需要根據不同的應用類型和場景來選擇合適的方式來使用。未來如果能夠有更多的優質應用支持在電腦上運行,并且能夠針對電腦端進行優化和適配,那么這種體驗就會更加完美。
技術原理
那么,在WindowsPC上運行Android應用是如何實現的呢?這里就要說到英特爾與騰訊合作推出的應用寶電腦版背后的兩大核心技術:英特爾Bridge技術和Celadon技術。
根據英特爾官方資料介紹,英特爾Bridge技術是一種運行時后端技術,它可以將基于非x86架構(比如ARM)編譯的指令轉換成x86架構能夠執行的指令。這樣就可以讓原本只能在ARM平臺上運行的Android應用,在x86平臺上也能夠運行。
英特爾Bridge技術并不是一個新鮮事物,它的前身是英特爾為了讓自己生產的x86手機芯片能夠兼容Android應用而開發的Houdini技術。Houdini技術最早出現在2010年左右,當時英特爾嘗試進入手機市場,推出了基于x86架構的手機芯片。
為了解決Android平臺上的應用兼容性問題,英特爾中國團隊開發了Houdini技術,讓Android應用能夠在x86手機和平板上運行。
后來隨著英特爾逐漸退出移動市場,Houdini技術也沒有得到廣泛應用,逐漸被用戶遺忘。但隨著Windows11系統發布后宣布支持Android應用,在PC端運行Android應用又成為了一個熱點話題。
英特爾再度和微軟合作,通過英特爾Bridge技術,Windows11所集成的“適用于Android的Windows子系統”可以安裝并運行絕大多數Android應用程序;而在中國大陸地區,英特爾還與騰訊合作,推出了應用寶電腦版,通過Bridge技術和Celadon技術,讓用戶可以在WindowsPC上運行國內主流的Android應用。
再來簡單介紹一下Celadon,根據英特爾表示,Celadon技術是一種Android的開源平臺產品,它是針對英特爾架構打造的Android堆棧,能夠幫助開發者快速將基于Android的應用在x86平臺移植開發,提高開發效率。
目前Android的開源項目主要應用于ARM架構的,對于海量的X86架構的硬件來說,從ARM架構移植到X86架構是非常費時和困難的。Celadon項目是針對英特爾X86架構的Android參考實現,它建立在標準的Android和Linux內核之上,同時結合了一系列基于英特爾x86架構上優化的開源組件。
Celadon的目標是提供盡可能多的x86架構的平臺支持,它的做法是針對Core和Atom的各定義一個參考平臺,對這個參考平臺進行充分測試和工程化,以達到預定義的質量,性能以及100%CTSCompliance的要求。
對其他的x86平臺,進行預定義的兼容性測試,以達到相當的代碼質量,使得開發者基于這些平臺進行的創新和開發能夠有一個良好的起點,這樣Celadon能夠用有限的資源提供更多的平臺支持。
與展望
通過英特爾Bridge技術和Celadon技術,應用寶電腦版實現了Android與Windows之間的生態融合。這是一個創新的舉措,長遠來看,也是一個有利于產業發展和用戶需求滿足的舉措。
作為使用WindowsPC的消費者,未來我們可以期待更多的Android應用能夠在WindowsPC上完美運行,并且能夠針對PC端進行優化和適配,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讓Android與Windows兩個軟硬件生態之間將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互相促進、互相借鑒、互相融合。
Android與Windows、ARM與X86,代表了移動互聯網和PC互聯網這兩個時代,它們都擁有龐大而活躍的用戶群體、開發者群體和生態合作伙伴。通過生態融合,這兩個領域將可以實現更多的資源共享、知識傳播和價值創造,讓未來的PC使用體驗變得更加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