欖仁樹是什么?(欖仁樹是什么樹)
發布時間:2025-10-29 01:51:42
?
閱讀量:2次
?
來源:互聯網
欖仁樹(學名:Terminalia catappaL.)是使君子科、訶子屬大喬木,高15米或更高,樹皮褐黑色,縱裂而剝落狀;枝平展,近頂部密被棕黃色的絨毛,具密而明顯的葉痕。葉大,互生,常密集于枝頂,葉片倒卵形,長12-22厘米,寬8-15厘米。穗狀花序長而纖細,腋生,長15-20厘米,雄花生于上部,兩性花生于下部。果橢圓形,常稍壓扁,具2棱,棱上具翅狀的狹邊,兩端稍漸尖,果皮木質,堅硬,成熟時青黑色;種子一顆,含油質。花期3-6月,果期7-9月。
欖仁樹原產于馬達加斯加、印度東部和安達曼群島及馬來半島。垂直分布于海岸高地和沿海沖積土上。中國海南、廣東、廣西、云南、臺灣、福建有栽培。喜光,在全光照或適度蔭蔽均生長良好。稍耐瘠薄,在沿海沙地、泥炭土、石炭巖土壤均可生長。抗風力強,能耐輕霜及短期-1°C低溫。
欖仁樹的木材可為舟船、家具等用材。樹皮含單寧,能生產黑色染料。種子油可食,也供藥用。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8年 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