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中介違法嗎,我國現行的管理網貸的辦法是什么?
發布時間:2025-10-28 07:51:33
?
閱讀量:3次
?
來源:互聯網
據銀監會網站消息,2016年8月24日,銀監會、工信部、公安部和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聯合發布了《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這是全面整頓規范網貸平臺的文件。 一、什么是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 “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網貸平臺”。“網絡借貸”是指個體和個體之間(P to P)通過互聯網平臺實現的直接借貸。 二、對《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的中的第十條法規的解讀 其中,《辦法》第十條,明確了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不得從事或者接受委托從事下列活動:(一)為自身或變相為自身融資;解讀:防止非法融資。(二)直接或間接接受、歸集出借人的資金;解讀:網絡借貸要遵守個體和個體之間借貸的要求。所有資金全部托管到銀行,保障安全,防止“跑路”。(三)直接或變相向出借人提供擔?;蛘叱兄Z保本保息;解讀:保本保息,只有銀行才能做到。如果網貸平臺這樣宣稱,就是誤導夸大。(四)自行或委托、授權第三方在互聯網、固定電話、移動電話等電子渠道以外的物理場所進行宣傳或推介融資項目;解讀:不能落地,要遵守網絡這個性質,不能越界。(五)發放貸款,但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解讀:貸款是銀行的業務。(六)將融資項目的期限進行拆分;解讀:項目募集期不能結束,無法有效的監管。(七)自行發售理財等金融產品募集資金,代銷銀行理財、券商資管、基金、保險或信托產品等金融產品;解讀:這是銀行代理業務,還是不能越界。(八)開展類資產證券化業務或實現以打包資產、證券化資產、信托資產、基金份額等形式的債權轉讓行為;解讀:這是資產管理業務,不能越界。(九)除法律法規和網絡借貸有關監管規定允許外,與其他機構投資、代理銷售、經紀等業務進行任何形式的混合、捆綁、代理;解讀:互聯網金融不能入侵實體金融。在系統上做到風險隔離。(十)虛構、夸大融資項目的真實性、收益前景,隱瞞融資項目的瑕疵及風險,以歧義性語言或其他欺騙性手段等進行虛假片面宣傳或促銷等,捏造、散布虛假信息或不完整信息損害他人商業信譽,誤導出借人或借款人;解讀:做中介,要誠實。(十一)向借款用途為投資股票、場外配資、期貨合約、結構化產品及其他衍生品等高風險的融資提供信息中介服務;解讀:要保持服務實體經濟的方向,不能流入到虛擬經濟中。(十二)從事股權眾籌等業務;解讀:股權眾籌是又一個互聯網金融領域,不能越界。(十三)法律法規、網絡借貸有關監管規定禁止的其他活動。貸款存在風險,網貸的風險性更是不言而喻的。為了使網貸行為更加規范,網貸中介應運而生。網貸中介的存在,使得更多的人接觸到了貸款,為了保證貸款人的權益,在《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中對網貸中介的行為作出了具體的規范,如果中介的行為違反了該規范,則會受到法律的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