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如何調解民事糾紛?
發布時間:2025-10-28 07:48:28
?
閱讀量:1次
?
來源:互聯網
一、一般如何調解民事糾紛?民事糾紛調解方式:一般有四種調解方式,協商解決,調解解決,訴訟解決,仲裁解決。1、協商解決。主要是指發生糾紛的雙方,在經過充分的交流和溝通之后,在自愿平等的基礎上,協商解決糾紛和分歧。協商解決的優點很明顯,程序簡單,靈活多變,雙方都能接受,達成和解,效果較好。缺點就是民事糾紛的發生可能反復多變,所以在和解之后,需要達成協議,確保協商的結果2、調解解決。在有關組織,公安局,司法局或者某個中間人的主持下,雙方都能夠平心靜氣,互相理解,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促使糾紛的雙方達成和解協議,完成糾紛的解決。優點是,能夠比較大的節約社會上的司法資源,而且形式靈活多變,處理糾紛快捷,便利,而且沒有什么其他后果,協議執行效果好,后續糾紛幾率很低3、訴訟解決。是指法院、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在審理民事案件過程中所進行的各種訴訟活動以及由這些活動所產生的各種訴訟關系的總和。這里面就涉及訴訟雙方,律師,法官,法院的司法評判,雙方各自的舉證,證據,法官最后的判決訴訟解決的優點很明顯,客觀性,追求證據客觀性;合法性,合乎法律;但是訴訟解決也有明顯的缺點,耗時費力,花錢多,周期長,結果合法,但是不一定能夠合理,合乎道德4、仲裁解決。發生糾紛的當事人根據達成的沖裁協議或者條款,向仲裁機構提出申請,仲裁機構審理,做出客觀性的裁決,最后當事人對裁決結果執行或者人民法院或其他仲裁機構申請強制執行,從而解決糾紛。仲裁解決的優點很明顯,就是法律執行的強制性,客觀性,而且仲裁機構的專業性,能夠確保裁決的公正。缺點也很明顯仲裁機構的獨立性,決定了它的權威性和不容置疑的特質,仲裁的范圍有限,面相對窄二、民事糾紛需要找什么部門1、民事糾紛可以向鄉鎮、村,辦事處、居委會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還可以向法院起訴。民事案件的審判權由人民法院行使。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對民事案件獨立進行審判,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三條,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第六條,民事案件的審判權由人民法院行使。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對民事案件獨立進行審判,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三、民事糾紛的起訴流程民事糾紛的起訴流程,主要包括:1、準備好民事訴訟狀。2、到具有管轄權的法院起訴,提交相關的證據材料。3、按照法院通知準時參與訴訟活動。4、若不服一審判決或裁定,可在接到判決書或裁定書后上訴,遞交上訴狀。費用包括案件受理費:不超過1萬元的,交納50元,若涉及損害賠償,賠償金額不超過5萬元的,不另行交納;超過5萬元至10萬元的部分,按照1%交納;超過1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法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二條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二)有明確的被告;(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四)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出現民事糾紛的時候,雙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受理申請后會指定一個或者數個調解員進行調解。一般都要先去法院起訴立案,然后在審理法官的主持下,可以進行調解,但要注意的是,如果有一方不同意調解,最后只能通過判決結案。 如何調解民事糾紛,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