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現在還有后代嗎(愛新覺羅)
愛新覺羅現在還有后代嗎,愛新覺羅
1、愛新覺羅,是清朝皇室姓氏。
2、滿語“愛新”為金的意思。
3、常見說法稱“覺羅”為姓的意思,但實際上滿語中“姓氏”一詞原文為hala(漢語哈喇、哈拉),gioro為首領之意。
4、滿洲姓氏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姓(哈拉),一部分是基於血緣宗親關系的族名(穆昆)。
5、愛新覺羅一姓中,覺羅為姓,愛新是族名,兩者的關系類似漢族中某姓和某家族的關系(張姓與桐城張氏,翁姓與常熟翁氏等)。
6、除愛新覺羅外,覺羅這一姓氏還有伊爾根覺羅、舒舒覺羅、通顏覺羅等分支,都源於同一始祖。
7、因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建立後金,該族遂成望族,以全稱相稱,“愛新”遂變為姓氏的一部分。
8、如同那拉氏有葉赫那拉、烏拉那拉、輝發那拉等分支(葉赫、烏拉均為地名),瓜爾佳氏有蘇完尼瓜爾佳、安圖瓜爾佳等分支一樣。
9、擴展資料:皇室成員:宗室覺羅皇族,依據與歷代清朝皇帝血緣關系的遠近,就大者而言,分為宗室與覺羅兩大部分。
10、宗室,是指努爾哈赤父親塔克世的后世子孫,也就是努爾哈赤及兄弟們的后裔,包括塔克世系、努爾哈赤系、皇太極系、福臨系、玄燁系、胤禛系、弘歷系、颙琰系、旻寧系、奕詝系、載淳系、載湉系、溥儀系。
11、覺羅,是指興祖福滿和景祖覺昌安的后世子孫,還有塔克世兄弟的后裔,包括福滿系、覺昌安系。
12、宗室身系黃帶子,覺羅身系紅帶子,以顯示貴族的不同身分與地位。
13、宗室又依據與皇帝血緣關系的遠近,分為近支與遠支。
14、近支是指皇帝的直系本支,還有當朝皇帝兄弟之子女;別的各支則為遠支。
15、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愛新覺羅百度百科-愛新覺羅宗譜愛新覺羅,是清朝皇室姓氏。
16、滿語“愛新”為金的意思。
17、常見說法稱“覺羅”為姓的意思,但實際上滿語中“姓氏”一詞原文為hala(漢語哈喇、哈拉),gioro為首領之意。
18、愛新覺羅是什么意思?愛新覺羅,羅馬字轉寫為Aisin Gioro(穆麟德式轉寫),歷史上清朝皇室姓氏。
19、“愛新”是滿語“金”的意思。
20、作為姓氏,發源地在寧古塔舊城東門外三里。
21、“愛新覺羅”這個姓氏是根據遠祖部族支系遠近劃分的。
22、意思即為愛新部族遠支。
23、愛新覺羅是清朝國姓,但是在滿文資料中很少使用這個名稱,如《滿文老檔》和《滿洲實錄》中,愛新覺羅一共只出現過三次。
24、文獻上,對于其姓氏的起源的各種說法,經常自相沖突,學者一般相信,這個姓氏是由清朝皇室創造,用來塑造其地位。
25、愛新覺羅,是清朝皇室姓氏。
26、滿語“愛新”為金的意思。
27、常見說法稱“覺羅”為姓的意思,但實際上滿語中“姓氏”一詞原文為hala(漢語哈喇、哈拉),gioro為首領之意。
28、滿洲姓氏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姓(哈拉),一部分是基於血緣宗親關系的族名(穆昆)。
29、愛新覺羅一姓中,覺羅為姓,愛新是族名,兩者的關系類似漢族中某姓和某家族的關系(張姓與桐城張氏,翁姓與常熟翁氏等)。
30、除愛新覺羅外,覺羅這一姓氏還有伊爾根覺羅、舒舒覺羅、通顏覺羅等分支,都源於同一始祖。
31、因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建立後金,該族遂成望族,以全稱相稱,“愛新”遂變為姓氏的一部分。
32、如同那拉氏有葉赫那拉、烏拉那拉、輝發那拉等分支(葉赫、烏拉均為地名),瓜爾佳氏有蘇完尼瓜爾佳、安圖瓜爾佳等分支一樣。
33、清朝統治者將愛新覺羅氏分為宗室和覺羅,以示血緣遠近區別,同時將一些有功之臣賜姓為覺羅,如覺羅納木泰(原姓舒穆祿)、覺羅吳拜(原姓瓜爾佳)等。
34、清朝滅亡以后族人多改漢姓,如安、廖、曾、金、王、孫、艾、羅、肇、范、關、鄂、趙等。
35、而愛新覺羅就改成了金。
36、覺羅一詞在女真語里是“遠方”的意思,后來,就演變成了遠支,與宗室(uksun)區分開來,比如滿語里外祖父(goro mafa)外祖母(goro mama)外孫(goro omolo),覺羅其實就是遠支的意思。
37、覺羅后來發展成為一個姓gioro。
38、愛新覺羅氏族的來源有多種說法,上文也有說法說來自滿語的“遠支”。
39、但其來源與歷史上的漢人政權無關。
40、有敘述說是來源自宋趙氏,但此說法為謬誤。
41、趙字按照反切為“治小切”,為澄母字,中古漢語讀音為d或 t ,而覺羅在滿語讀gioro,輔音為g,與之無關。
42、且清代時候的漢語“覺羅”讀音和“趙”已相去甚遠,不可能攀上關系。
43、更何況若欲攀關系,早就自改姓為“趙”,而不會弄一個讀音相去甚遠的滿語讀音。
44、此引一中古音查詢器,可查詢漢學家調查的中古漢語讀音(為從隋唐到宋的讀音),可自行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