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班級家委會的職責和作用(家委會的職責和作用)
小學班級家委會的職責和作用,家委會的職責和作用
1、班級家委會是以班主任發起,由班級學生家長代表為主的非正式組織。
2、由于某些教師將家委會當成了擋箭牌,當槍使,使得如今的家委會往往地位尷尬,家委會成員也往往吃力不討好。
3、這卻是違背了家委會成立的初衷。
4、在我們學校,家委會必須由班主任兼任副會長,這樣是為了盡最大可能的避免上述問題,因為一旦有違規行為,班主任就無法撇開責任。
5、一,家委會的職責簡言之就兩個職責:監督,協助。
6、在實踐中監督作用往往被忽視,而協助的職責卻被無限擴大化,這樣畸形的發展,難免讓人怨聲載道。
7、1.定期召開家長委員會會議。
8、聽取班級或學校關于發展規劃、教育教學工作安排等方面的情況介紹;結合班級工作計劃,向班主任通報家委會工作和對學校工作的建議。
9、2.積極參與班級管理,為班級或學校發展出謀劃策。
10、組織家長對全體教師以及學校工作進行監督,并通過有效渠道提出合理化建議。
11、建立家長委員會和學校定期溝通協調的議事機制,就學生家長、學生、社會等反映的有關問題及時與學校進行溝通協商。
12、3.促進班級與社會、家庭建立更加密切的聯系。
13、4.反映廣大家長要求,讓學校及時了解家長的心聲。
14、積極帶領廣大家長參加學校,班級組織的各種活動。
15、做好學校宣傳工作,擴大學校影響和知名度。
16、對學校的各項工作進行有效的評價和反饋。
17、二,家委會不能越位!家委會的越權行為是最受詬病的,簡單列舉幾點,看看有沒有戳中你的痛點。
18、1.收取各種不合理雜費。
19、2.提議過節眾籌費用給老師送禮。
20、3.推銷教輔資料,學習產品。
21、三,家委會應由全體家長選舉產生或者推薦產生。
22、家委會是一個較松散組織,靠的是公信力凝聚力量。
23、公信力從何而來?只有靠大家選舉出來的才能讓人信服。
24、實踐中往往是有老師指定,這樣的家委會偏離初衷也就不足為奇了。
25、四,家委會是班主任的最強助力,是班級教師開展正常教學工作的保障,是處理班級家長之間矛盾的潤滑劑!班級工作瑣碎而繁多,甚至很多工作要想開展好往往需要動用很多社會資源,這些可能是教師力所不能及的。
26、而家長卻是各行各業都有,也都有著自己的社會資源,將這些資源整合能將班級開展的一些活動變得更好!例如,組織參觀污水處理廠,到工廠參觀,到商場開展文明宣傳,聯系各行業專業人員進班級講課等等活動! 成立家委會的目的 學校成立家長委員會的目的是為了加強學校與家庭、社區在學生教育工作中的溝通與配合,營造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便于家長對學校工作的了解、理解和監督,增強學校工作的透明度,確保各種教育渠道的暢通和各種教育資源的有效利用,以便更好地培養和教育學生。
27、家委會功能 ,助力課外拓展 學生所受的教育一般除了學科知識大多來自學校,其他諸如道德、社會知識則多來自于家庭和社會。
28、而學校由于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無法較大程度地滿足學生對于知識和眼界等的需求。
29、這時候可以通過這時候可以通過家委會組織,借助家長的熱情、能力和人脈幫助學生實現進行課外拓展的需求。
30、這時候可以通過家委會組織,借助家長的熱情、能力和人脈幫助學生實現進行課外拓展的需求如今,家委會已經成了很多學校的“標配”,但家委會都在忙什么?是否發揮了應有的作用?記者調查發現,北京中小學和幼兒園大多都有家委會,但其“工作”卻各不相同,有的成了“打雜會”,從采購學習用品到幫老師寫總結,幾乎沒有不干的;還有的則變成了“聯誼會”,成了家長們拉關系的“朋友圈”。
31、對此,業內專家提醒,家委會最重要的是肩負著“橋梁”和監督職責。
32、01打雜型家委會收飯費寫總結 包攬班級所有雜事上周四晚7時左右,朝陽區一所小學四年級3班教室門口,華女士和其他3位家委會成員拖著疲憊的身軀走出教室,關燈前,幾位媽媽又最后看了一眼教室墻上剛剛布置完的“學生園地”。
33、走出教學樓時,外面已經徹底黑了下來,跟值班的保安打了聲招呼,幾位家長走出大門分頭快步朝自家方向走去……一個星期以來,為了籌備班上的“學生園地”,這已經是華女士和幾位家長第三次在學校“加班”了。
34、華女士告訴記者,這學期開學之初,班級換了新教室和新班主任,教室后面的墻壁雖然是面白墻,但上一個班級留下了很多釘子和臟痕。
35、新班主任找到家委會會長華女士,說學校將要開展班級環境建設評比,希望家委會幫忙改善一下教室后墻的面貌。
36、老師一聲招呼,家委會趕緊行動。
37、華女士點開自己組建的家委會微信群,把老師的需求寫進群里并@了每個人收集意見。
38、最后,大家一致決定,在網上購買一種有磁性的白板貼在墻上,板子沒有味道,學生可以用彩筆在上面創作“學生園地”,分攤到每個孩子身上只有5元錢。
39、自從有了女兒,華女士就再沒出去工作。
40、孩子上小學后,學習一直處于中等水平,為了能得到老師更多關注,華女士自告奮勇當了家委會會長,幫助老師處理班級事務。
41、開學之初,老師要求學生人手一套課外練習冊,華女士和家委會成員就趕緊去聯絡附近書店為全班采購,買回后統一運到班里交給老師;學校組織運動會,華女士就挎上家里的單反相機,到操場上給孩子們照相;每個月初要交飯費了,華女士和家委會又在微信里代收再去學校統一繳納;到了期末,老師格外忙碌,華女士甚至還會幫助老師寫工作總結。
42、02公關型家委會對接資源組織活動 甚至自掏腰包楊女士的孩子在東城區一所小學讀三年級,因為從事的工作與媒體相關,班主任看準了她廣泛的人脈關系,直接任命她為班級家委會副會長。
43、在楊女士上任的第一天,班主任就直白地希望她能多幫班級對接活動資源,因為學校有要求,每個學期至少要帶孩子們外出參加一至兩次社會實踐活動。
44、楊女士平時很忙,但為了孩子,也不得不硬著頭皮干。
45、有一次,學校要求班級開展志愿服務相關主題社會活動,班主任把通知直接轉給了楊女士。
46、楊女士趕緊四處聯絡,最后把目光鎖定在了養老機構上,讓孩子們當一次“志愿者”,陪養老院的老人們聊聊天,再表演幾個小節目。
47、設想很簡單,但執行起來一點兒都不容易。
48、首先就是養老院的選擇,考慮到讓盡可能多的同學參加,養老院的位置不能離學校太遠。
49、楊女士在地圖上找到周邊的幾家養老院挨個咨詢,最終有一家機構答應配合。
50、其次是小節目的選擇和彩排,楊女士特意找到班級的音樂老師,了解孩子們的才藝,確定節目單,寫好主持詞。
51、為了讓活動能圓滿舉行,楊女士不敢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52、活動正式開始前一天,她自己先去了一趟,跟對方工作人員商量活動細節,又用照片和文字的方式,把路線圖、細節、注意事項等做了一份備注發進班級群,供老師和家長參考。
53、“說真的,可能我自己的工作都沒那么認真,就是想著盡可能完美,別讓老師挑出什么毛病。
54、我做得好點兒,老師對孩子也會好點兒。
55、”活動當天,楊女士第一個到場,安排家委會其他成員幫忙簽到、布置會場、組織孩子等。
56、活動開始后,楊女士又立刻變身攝影師,拿著相機滿場飛,為孩子和老師拍下活動照片,發到班級群里,看到老師和家長們回復的“贊”,楊女士這才覺得自己沒有白辛苦。
57、這還不算完,第二天,老師又派了個新任務:寫一份圖文并茂的活動總結。
58、粗略算下來,楊女士已經連任了兩年的家委會副會長,為班里組織了不下10場社會活動,有的是“刷臉”請朋友到學校來講課,有的是找場地把孩子們拉出去體驗,有的時候為了迎合老師派下的主題活動,還得自掏腰包花課時費邀請老師。
59、“沒辦法,老師總說,學校沒有經費,畢竟自己的孩子也參加了活動,就當為孩子花錢吧。
60、”楊女士無奈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