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對全球公共衛生系統有何挑戰?
獸醫公共衛生面臨的挑戰有哪些
1、人獸共患病和重大動物疫病疫情嚴峻,疫病預警與控制體系薄弱。
我國人獸共患病呈現“老病未除,新病不斷”態勢。結核、布魯氏菌病等老病不斷發生;SARS、H5N1和H7N9型禽流感、新冠肺炎等新發人獸共患病相繼出現。
跨境動物疫病傳入風險增大,非洲豬瘟于對我國養豬業重創。凸顯我國公共衛生預警和控制體系薄弱,包括對重要人獸共患病的監測、預警和控制支撐體系。
2、動物源性食品安全事件頻發,診斷和監測技術不能滿足行業需求。
我國是動物源性食品的生產和消費大國,肉、蛋、奶、水產品等均為全球第一。微生物、獸藥、農藥、生物毒素、違禁添加物(如抗生素、瘦肉精等)等為當前動物性食品的主要污染物,其范圍廣泛,危害影響深遠。
3、動物源細菌耐藥性問題日益突出,監測預警體系與控制匱乏。
細菌耐藥已成為全世界亟待解決的公共衛生問題,動物養殖業被認為是細菌耐藥性產生的重要源頭之一,導致耐藥生物及其耐藥基因在“動物、食品、環境和人群”全鏈條流通,威脅人類健康。
4、缺乏獸醫公共衛生學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高層次人才培養需要加強。
我國獸醫公共衛生科技創新與發達國家還存在明顯的差距,尚無引領“獸醫公共衛生”發展的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
擴展資料
獸醫公共衛生的重要性日趨增加,加強科技創新顯得勢在必行,其引領作用如下:
一、是有據可依。通過基礎研究,為疫苗、藥物、診斷和檢測方法的創制提供理論基礎,解決卡脖子核心技術難題;通過應用基礎研究,為國家相關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的科學數據和理論基礎。
二、是有策可施。通過新產品和新技術的研發,為保障我國獸醫公共衛生安全提供科技手段支撐;通過應用基礎研究,對獸醫公共衛生安全相關風險進行評估和預警,發揮國家智庫作用。
三、是有人可用。通過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吸引更多優質人才投身公共衛生系統,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水平的公共衛生學獸醫人才梯隊。
疫情一事我們如何應對全球公共衛生安全挑戰提出我們的中國方案?
當前疫情能不僅是一個國家的事,可能而且是全世界都應該在抗議,我們應該對全球的公共衛生安全提出挑戰,就是每一個國家都是這個地球的一部分,都應該對這個抗議,能做出自己的貢獻,恩,首先要防治這個疫情的蔓延,因為一旦疫情蔓延,不是一個國家,是是幾個國家的事情十八次疫情是什么名
十八次疫情,也稱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是指自2020年12月以來在全球范圍內爆發的一種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所引起的疫情。這場疫情最初在中國湖北省武漢市爆發,迅速擴散至全國各地,隨后又傳播到全球其他地區,成為全球范圍內的流行病。其爆發對全球經濟、醫療衛生、社會秩序等方面都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和挑戰。 疫情的爆發導致了數百萬人感染、數十萬人死亡,也對各國社會、經濟、政治等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此次疫情也讓全球各國更加重視公共衛生和應急管理,推動著全球醫療衛生體系的變革和創新。 為了應對這場疫情,各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實施封鎖措施、推廣口罩等防護用品、加強醫療資源的投入等。此外什么是全球健康?并簡述當今全球性健康的挑戰有哪些
全球健康(GlobalHealth)是指以促進全人類健康、保障健康公平為宗旨,關注跨越國界和地域的健康問題,促進健康科學領域內部和外部的多學科合作,將群體預防和個體診療有機整合起來,為促進全人類健康服務。
1、轉向生活方式相關的疾病。全球衛生在上個世紀發生了巨大變化。在幾十年前,像瘧疾和埃博拉病毒這樣的傳染病是發展中國家面臨的主要醫療問題。然而,越來越強調預防和接種疫苗以及來自更發達國家的援助計劃已經減少了這些感染疾病的傳播。過去幾十年,即使在發展中國家,生活方式相關的疾病也發生了轉變。癌癥、心臟病和精神疾病等疾病預計將超過兒童營養不良和傳染病等成為全球疾病負擔最大的因素之一。近年來在發達國家護士已經看到了這種生活方式疾病的轉變,但是隨著全球財富的增加,疾病現在在較不發達國家也越來越普遍。這表明衛生專業人員必須應對全球衛生方式的轉變,因為生活方式相關疾病不能治愈或接種疫苗。要處理像心臟病和癌癥這樣的問題需要全球人民的教育,如果要防止這些疾病,必須了解這些疾病的發病原因。
2、HIV/AIDS的持續蔓延。中高收入國家主要受HIV/AIDS的傳播控制。阻止HIV變成AIDS,公共衛生活動和更加強調安全性行為的預防性治療都是減少疾病蔓延的一部分。但是,低收入的發展中國家仍然受到HIV/AIDS的影響。在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HIV/AIDS依然是一種流行病,近66%的新感染者存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雖然有許多有關阻止HIV/AIDS傳播的跨國、政府和非政府機構,但仍然難以遏制這些國家HIV/AIDS的蔓延,特別是政治氣候不穩定的國家。事實上,士兵仍然是在受戰爭蹂躪的國家傳播HIV/AIDS的主要病媒之一。據WorldWatch估計,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近20%的士兵感染HIV/AIDS,構成了這些地區大多數受感染人口。
3、全球性的抗生素-有抵抗性的疾病過去十或二十年,引起了不少可怕的疾病,包括非典型肺炎、禽流感、西尼羅病毒以及埃博拉病毒和感染性病毒等傳染病。隨著世界各地可通過飛機輕松旅行繼續發展更為互聯,高度傳染性疾病仍然是對全球乃至整個衛生基礎設施不健全的國家的巨大威脅。雖然世界的第一衛生保健可以緩解禽流感,但發展中國家往往無法獲得先進的醫療設備,從而導致死亡率更高。這些疾病的耐藥菌株也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過度使用抗生素可能導致超級細菌發展為可以抵抗普通抗生素。如果高度先進的、有傳染性的和耐藥性的疾病傳播到全球,這種影響可能是毀滅性的,甚至世界第一的國家可能無法處理拯救生命所需的治療方法。預防措施包括密切監測疫情和研究打擊耐藥性流行病,以及政府采取行動,減少疫情的蔓延。
4、預防缺口。發展中國家往往缺乏基礎設施,這時需提供清潔的水,建設污水通道,并確保良好的衛生習慣。盡管我們的社會有了進步,但將近一半的人口無法進入廁所和清潔水域。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辦法是進一步投資發展中國家。政府為低收入國家提供清潔飲水和衛生設施的資金可以產生顯著的效益。如果我們希望增加全球人口的健康,就必須為這些國家的人民提供穩定環境和繼續發展所需要的一切。無論你是否可以像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這樣的組織捐贈數美元,幫助低收入國家提供衛生設施,或者幫助傳播這些問題的意識,你都應該盡全力幫助減輕和解決這些問題。
世衛針對猴痘發布最高級別警報!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衛事件需符合什么?
7月23號,世界衛生組織宣布針對猴痘發布最高級別警報。這次的猴痘疫情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備受關注,在歐美很多國家都發現了病例,今年已有七十五個國家和地區發生了猴痘疫情,并且目前還有疫情繼續擴散的趨勢,一共報告了超過16000例猴痘確診病例, 這也引來了世界衛生組織的關注。能夠讓世界衛生組織發布最高級別警報的,往往是那些在國際社會上得到廣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次猴痘疫情的發展,也讓其成為這一行列中。
“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最高級別警報。能夠讓世界衛生組織發布這一最高級別警報的,需要是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1、這一個疾病需要在全球多地傳播;2、這一疾病對其他國家構成了公共衛生風險;3、這一疾病帶來的公共衛生風險或者國際協調、應對。總而言之,這是一種突發的、造成嚴重后果的、不尋常的疾病,將會給全球的公共衛生帶來挑戰,很有可能會需要在全球范圍內立即采取行動。
可以看到,目前能讓世界衛生組織發布“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一最高級別警報的并不多,發布這一最高級別警報,目的在于提高全球民眾對其重視。
《國際衛生條例(2005)》(International Health Regulations,IHR)中規定了世界衛生組織發布“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需要符合多少事項。在2005年以來被世界衛生組織宣布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的分別有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2014年野生型脊髓灰質炎病毒、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2016年巴西寨卡病毒、 2018年至2020年剛果(金)埃博拉疫情、2020年的新冠病毒、2022年的猴痘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