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止與龐大合作,斯巴魯終于迎來出頭日?
近日,一則“斯巴魯退出中國市場”的傳言在網上持續發酵,隨后,斯巴魯官方出來辟謠,表明斯巴魯將繼續服務中國市場。引起這起傳言的源頭,是斯巴魯要求龐大集團轉讓其在斯巴魯中國40%的股權,幾經過度解讀才形成這一傳言。也正因為這一事件,將沉淪許久的斯巴魯再次拉回大眾視野,令人們重拾對斯巴魯發展境況的關注。
斯巴魯重掌斯巴魯中國的主導權,對斯巴魯未來在華發展有何影響?龐大集團為何愿意相讓斯巴魯中國的股權?帶著這些疑問,我們不妨看看事件背后的原委,以及預測后續的走向。
斯巴魯:成也龐大,敗也龐大2004年,在斯巴魯進入中國市場之初,其共有三個區域代理,而龐大集團是其中規模最大的一個。直至2013年,龐大集團取代了其他兩個總代理,成為斯巴魯中國的全國唯一總代理,換言之,國內銷售的每一臺斯巴魯車型都經過龐大集團之手。
對于初入中國市場的斯巴魯而言,龐大集團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其幫助斯巴魯在國內建立了銷售網絡,迅速打開銷量市場。也正因如此,龐大集團在斯巴魯中國的發展中有了更大的話語權,如何營銷、導入哪些車型,甚至是中控車機系統的選擇,龐大集團都有著決策權。
在與龐大集團合作的階段,斯巴魯也曾經歷過高光時刻,2011年年銷量達到了5.7萬輛。只是因為經營理念跟不上市場發展的步伐,導致斯巴魯銷量越來越低迷。2021年,斯巴魯在中國的銷量僅為16886輛,同比下跌22.82%;今年上半年銷量更是進一步下滑,達到36.38%,銷量僅為9822輛。
每況愈下的銷量表現,加之市場前景不明朗,令斯巴魯愈發希望“甩掉”龐大集團這一隊友,因此便有了開頭提到了斯巴魯要求龐大集團轉讓股份的事件。在龐大集團發布的關于新增訴訟及訴訟結果的公告》中提到,申請人株式會社SUBARU,即斯巴魯,要求被申請人龐大汽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凈資產值×被申請人股權比例(40%)×折(80%))約2.65億元(或仲裁庭認為其他恰當的金額)為股權轉讓價格,向申請人轉讓被申請人在斯巴魯汽車(中國)有限公司的所有股權。
這一申請已被法院通過,自此,斯巴魯與龐大集團的合作正式終結。不少海外品牌都在中國市場實現國產化,通過降低制造成本來提升產品吸引力,為何斯巴魯多年來仍執念于純進口的銷售形式?實際上,斯巴魯曾多次嘗試在國內建立合資公司,但最終都無功而返。其曾分別于1980年、1992年、2010年與東風集團、貴航集團、奇瑞汽車嘗試合作,而三次談判中,奇瑞被認為最有可能達成合資的品牌。
不過,因為斯巴魯是豐田的子公司,豐田是其第一大股東和實際控制者,而豐田在華已經布局了兩個乘用車合資公司,彼時的合資名額被豐田用盡,斯巴魯與奇瑞的合作最終不了了之。國產計劃受挫,才令斯巴魯與龐大集團越走越近。
重資產的龐大走向沒落,終撒手斯巴魯除了斯巴魯,龐大集團在國內還代理了奔馳、奧迪、一汽豐田等30多個乘用車品牌,被譽為“4S店之王”,集團營收在2017年更是超過700億元,攀上收入巔峰。為何如此強勢的龐大集團,甘愿放棄對斯巴魯的掌控權?原因在于龐大集團資金周轉不暢引發的一系列蝴蝶效應。經營汽車經銷商是一門重資產的生意,經銷商必須先打車款給廠商才能拿到車輛,而車型滯銷會嚴重積壓經銷商的資金,加之人員、場地的經營成本,進一步增加經銷商的資金壓力。擁有三十幾個汽車品牌經銷權的龐大集團,一旦有品牌出現市場表現不佳、銷量受挫的情況,將極大地阻礙集團資金流轉,造成資金壓力。
這樣的情況也一直困擾著龐大集團,從最早期的募集百億資金,到被銀行抽貸162億元,再到未能兌付發行債券,構成違約,直至2019年破產重組,龐大集團一步一步從高潮走向沒落。自身難保的龐大,又有何心思眷顧銷量接連下滑的斯巴魯?故此,出讓斯巴魯也成為了順勢之事。
脫離龐大,斯巴魯“揭竿起義”脫離了龐大集團的掌控,意味著斯巴魯在國內成為了獨資公司,擁有更高的自主話語權。對于消費者而言,最為期待的莫過于引入更多的新車型。繼停售了馳鵬、翼豹、力獅之后,斯巴魯目前在華市場的產品被“精簡”得剩下XV、森林人、傲虎三款SUV車型,以及上市不久的全新一代BRZ。以平行進口方式進入國內銷售的全新BRZ,日前終于被準許在北京市上牌,令其擁有更廣的流通性及銷售市場。
在汽車電動化快速發展的環境下,斯巴魯目前在華市場仍未推出過電動化產品,顯然是跟不上市場的發展節奏。不過,斯巴魯在8月31日發布的聲明中明確提到,將引入全新純電動SUV車型SOLTERRA。SOLTERRA對于國內消費者并不算陌生,因為其早在去年的廣州車展便已亮相,部分斯巴魯展廳目前也有該車的實車展示,該車計劃在今年下半年正式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SOLTERRA與豐田bZ4X為同平臺打造的姊妹車型,但由于其進口身份、加征關稅、沒有補貼、全系標配四驅系統等因素,未來的定價必然高于bZ4X。動力上,SOLTERRA與bZ4X四驅版車型基本相同,配備總功率達160kW的前后電機系統,但電池組容量更大一些,達到71.4kWh,擁有416km的續航里程(測試工況不明)。
除了已經“官宣”引入的SOLTERRA,我們不妨大膽猜想一下斯巴魯還將帶來哪些車型?轱轆哥認為,作為“走量”選手的全新一代XV必然會引入,但一同引入還將有其PHEV版本;全新換代的力獅和即將換代的翼豹也有可能重返國內市場。但這也僅僅只是猜想,雖然斯巴魯擺脫了龐大集團,最終的決策權還是要看豐田,如果從利益最大化的角度來看,豐田更希望引入與斯巴魯同平臺打造的車型。
在斯巴魯重掌“話事權”后,可以預見的是,斯巴魯中國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新產品的引入、銷售決策、品牌發展都將迎來新的局面。斯巴魯與雷克薩斯是國內僅有的兩個純進口日系品牌,但斯巴魯在華市場的品牌號召力遠不及雷克薩斯強,在其身上難尋借鑒經驗。如果堅持純進口模式引入新車,加之較高的售價,斯巴魯一時半刻難以改善目前的經營窘況。要想發展好中國市場,“孤軍作戰”的斯巴魯也許還得找到另一個靠譜且有實力的合作伙伴,或合資、或合股的形式共同面對勁敵如云的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