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州(滁州市是哪個省)
楚州縣屬于哪個市
楚州縣是江蘇省淮安市的古稱,不屬于其他城市。
楚州縣位于江蘇省中北部,江淮平原東部。地處長江三角洲地區,是蘇北重要中心城市,南京都市圈緊密圈層城市,淮河生態經濟帶首提首推城市。
楚州縣地處無崇山峻嶺,地勢平坦,地形地貌以平原為主,只有市境西南部的盱眙縣有丘陵崗地,地勢較高。盱眙縣仇集鎮境內無名山最高231米,為全市最高點;淮安區博里地面最高僅2.3米—3.3米,為全市最低點。楚州縣平均氣溫為14.1℃—14.8℃,基本呈南高北低狀,受洪澤湖水體影響,在洪澤湖區形成一暖中心。氣溫年分布以7月最高,1月最低。
云南楚州是哪個市
【楚州】淮安市楚州區
楚州區原名為淮安市(周恩,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蘇淮安),現在的淮安市以前為淮陰市,后來淮陰為了爭發展爭總理故鄉的名號把老淮安也就是現在的楚州的大名給搶去了。
【歷史名稱】淮陰縣、楚州、淮安府、山陽縣(均是治所在地)、廣陵郡射陽縣、淮城市(抗戰時期)、兩淮市淮城區(抗戰時期)、淮寶縣、淮安縣(1988年撤縣設市)、淮安市(縣級,2001年2月撤市設區)
【區號】0517
【郵編】223200
【方言】江淮方言(淮東方言區揚淮片)
【地理】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位于江蘇中部,江淮平原東部、里下河平原北部,淮安市東南部,處于淮、揚、鹽三市交界地帶。本區介于東經118°59′—119°37′、北緯33°6′—33°45′之間,位于以上海為龍頭的長江三角洲地區,東鄰鹽城市阜寧、建湖兩縣,南接揚州市寶應縣,西南與淮安市金湖縣隔湖相望,西偏北接淮安市清河、清浦兩區以及淮安經濟開發區,偏西連淮安市洪澤縣,北與淮安市漣水縣隔廢黃河隔河相望。全區東西長64公里,南北寬43公里,總面積1600多平方公里。
全區地處北亞熱帶和暖溫帶過渡地帶,季風氣候顯著,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年平均氣溫14.1℃,年均無霜期220天,全年太陽輻射量115.45千卡/平方厘米。
宋朝時楚州在今哪里
宋朝時楚州在今江蘇淮安。
北宋時期境內較為太平,市境先屬淮南路,分屬楚州、泗州,后分淮南路為淮南東、西路,市境屬淮南東路。
南宋和金、元對峙時期,市境再度成為前線,為雙方反復爭奪,建置亦復紊亂多變。元代,境內先后置淮東安撫司、淮東總管府、淮安路,淮安路轄境包括今蘇北地區大部和皖北一部。
北宋時期的楚州,扼邗溝入淮口,處于大運河交通的樞紐地位,經濟繁榮,城市興盛,是淮安城市發展史中重要的一段。
北宋熙寧五年九月和熙寧六年四月,來華學習佛法的日本僧人成尋沿著運河游歷,兩次途經楚州。成尋很早就懷有渡宋求法之志。
延久二年一月,為了實現巡禮五臺山和天臺山的宿愿,上奏請求許可,但一直未得應允。延久四年三月,他擅自搭乘宋商的回歸之船入宋,于杭州登陸。
成尋先是在浙東天臺、國清等寺參拜交流,閏七月得到宋徽宗令官員護送上京,謁見皇帝,準許巡禮五臺山的圣旨,八月六日正式隨宋朝外交官員從臺州天臺縣的國清寺出發。
先是陸路到杭州,然后沿著大運河乘船北上,渡江濟淮,前往東京。成尋九月十五日從揚州運河進入楚州寶應縣,當天傍晚到達楚州城。
在成尋的日記中,運河自江南北上,需要經過長江、邗溝入淮和淮河入汴三處險要。楚州城北,古淮河在這里有山陽灣,灣南岸有末口,溝通江淮。
從邗溝運河北上入淮,成尋走的是淮南運河復線中的沙河、洪澤新河水道。雍熙年間,淮南轉運使喬維岳在淮河沙河,自末口至淮陰磨盤口長40里,以避淮河淮泗段之險。
慶歷年間,發運使許元開鑿自磨盤口至洪澤鎮的洪澤新河。成尋走沙河、洪澤新河,需要等水閘調節水位才能依次過閘,所以過閘花去兩天時間。
沙河航道水淺多險,需要上帆并牽綱手,由纖夫拉纖,從楚州末口西去六十里,才到楚州淮陰縣境內,再西南去六十里到石梁鎮過閘,方至淮河口。
楚泗段此時尚無洪澤湖,成尋沿著淮河又行一日,才到泗州境內。從邗溝入淮到泗州淮河口,逆流西去,成尋花去三天時間。
百度百科—楚州
元朝時期的楚州是現在的什么地方?
江蘇省淮安市一帶。
隋唐五代時期,今淮安,淮北屬泗州(治今盱眙縣城北淮河對岸),淮南屬楚州(治今淮安區淮城)。楚州、泗州,成為運河沿線兩座全國性名城,楚州更曾被白居易,譽為“淮水東南第一州”。
宋代,淮安屬淮南路,分屬楚州、泗州,淮南路,后又分為淮南東、西路。
元代,先后置淮東安撫司、淮東總管府、淮安路(治今淮安區淮城鎮),轄境包括今蘇北地區大部和皖北一部。
楚州在江蘇的哪個市
楚州在江蘇的淮安市。
淮安位于江蘇省中北部,江淮平原東部。地處長江三角洲地區,是蘇北重要中心城市,南京都市圈緊密圈層城市,淮河生態經濟帶首提首推城市,坐落于古淮河與京杭大運河交點,處在中國南北分界線“秦嶺-淮河”線上。
淮安市地處黃淮平原和江淮平原,無崇山峻嶺,地勢平坦,地形地貌以平原為主,只有市境西南部的盱眙縣有丘陵崗地,地勢較高。盱眙縣仇集鎮境內無名山最高231米,為全市最高點;淮安區博里地面最高僅2.3米—3.3米,為全市最低點。
橫貫淮安市境內的淮河蘇北灌溉總渠一線是中國暖溫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因此淮安市兼有南北氣候特征,一般說來,蘇北灌溉總渠以南地區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以北地區為北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
受季風氣候影響,四季分明,雨量集中,雨熱同季,冬冷夏熱,春溫多變,秋高氣爽,光能充足,熱量富裕。
全市年太陽輻射總量在110千卡/平方厘米—119千卡/平方厘米之間,全市分布為北多南少;全市年日照時數在2136小時—2411小時之間,日照時數分布也是北多南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