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交養老保險怎么交?
發布時間:2025-10-28 08:23:29
?
閱讀量:0次
?
來源:互聯網
我國現在實行的社會保險養老制度,強制要求用人單位必須要給員工繳納養老保險,這樣員工退休后可以領到養老金。若是員工在退休前由于各種原因從單位離職了也沒有找新的單位,這時候員工也可以個人交養老保險。那么個人交養老保險怎么交呢?為您解答。一、個人交養老保險怎么交個人名義交納:需要到戶口所在地社保局申請,其手續包括:本人身份證,近期免冠一寸照片備兩張,保費,申請書等即可。且只能辦理養老,醫療保險兩種;交納多少是根據當地去年社平工資進行計算的,且每年都不是一樣的。另外也規定了最低檔和最高檔,最低檔的交納不得低于社平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最高檔為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一般以最低檔居多;另外,養老保險最低交納年限為180個月即15年,醫療保險至少需要交納25/30年,達到退休年齡就可以申請享受養老金待遇和醫療報銷(只要續費平時也是可以的)。二、養老保險養老保險,全稱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五大險種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養老保險的目的是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職工繳費工資高于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300%的,以所在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職工繳費工資低于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60%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個人身份參加養老保險的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的一定比例作為個人繳費基數,可選擇的檔級為60%、80%、100%,基于如今社平工資逐年提高,考慮到個人承受能力,部分省市增加40%的檔級。《社會保險法》第十五條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看了上述內容,大家知道了個人交養老保險怎么交了。個人交養老保險有不同的檔位可以選擇,具體選擇哪個檔位看個人的經濟能力,但是我國社會保險的原則是多交多得,在有能力的條件下選擇高檔位的繳費基數可以在退休后領取更多的養老金,可以使得退休后的生活更有保障更有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