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的方法有哪些
一、一次投資法
即選定投資對象,在適當時機一次性將所有資金買進股票,等股價上漲又一次性賣出手中的股票。一次投資法適合長期投資,利潤高,但風險也大。
二、對分投資法
將資金分成兩份,一份買股票,另一份存入銀行。倘若股份上漲,則賣出股票賺取差價;倘若股價下跌,則用存入銀行的一份資金趁低再買進股票,待股價回升時再賣出,這樣無論股價漲跌均可獲利。對分投資法利潤有相當?shù)谋WC,但資金只能發(fā)揮一半的作用。而且每天都要注視股票的動態(tài),適合于短線操作。
三、逐次投資法
將資金分成2-4等分,分批買進或賣出,以求得平均利益。逐次投資法適合中期投資,風險小,比較穩(wěn)當。
四、投資三分法
指投資者將其閑置資金進行分別投資的方法。三分閑置資金,是將其分別投入銀行存款、有價證券與不動產三方面。而投資 入證券市場的資金,又分為三部分:一部分購買優(yōu)級證券中優(yōu)先股票;一部分投資于優(yōu)良股票;其余留作準備金。
五、三成漲跌法
即不論股價變動的幅度向上或向下,只要達到三成(30%),就買進或賣出,此方法系“行情平均按三成循環(huán)漲跌”的經驗所產生。但若股價的成長性大,上漲三成者常有,而下跌三成者少見時,則不宜采用此種方法。
六、三角形法
證券分析師提出的買賣證券的一種基本方法。分為正三角形與反三角形兩法。正三角形呈下方大上方小狀,即當股票處于低價位時,可不斷買進且買進較大數(shù)量;當價位逐漸高升,則逐步減少買進數(shù)量。反三角形呈上大下小狀,即當價位逐步升高時,適當增加賣出;升幅越大,賣出數(shù)量越多。但價位高低的判斷,需由投資者自行根據證券市場行情變化作出。
七、梯形投資法
將全部投資資金平均投放在各種期限的證券上的一種組合方式。具體的做法是買入市場上各種期限的證券,每種期限購買數(shù)量相等,當期限最短的證券到期后,用所兌現(xiàn)的資金再購買新發(fā)的證券,這樣循環(huán)往復,投資者始終持有各種到期日證券,并且各種到期日的數(shù)量都是相等的。這種情況反映在圖形上,形似間距相等的階梯,故稱“梯形投資法”,也稱“梯形期限法”。這種方法的特點是計算簡單,收益穩(wěn)定,便于管理,但不便于根據市場利率變動轉換證券。
八、杠鈴投資法
是將證券投資資金集中投放在短期證券與長期證券兩類證券上,并隨市場利率變動不斷調整資金在兩者之間的分配,以保持證券頭寸的一種投資組合方法。如以圖形表示,形似兩頭大,中間小的杠鈴,故名。具體操作方法是:當長期利率看跌引起長期證券價格看漲時,即賣出部分短期證券,買進長期證券;當長期利率看漲引起長期證券看跌時,即將長期證券賣出,購回短期證券。同理,短期市場利率的升降也可決定長短期證券的進出。這種方法的關鍵在于對市場長、短期利率變化的準確預測?
投資的方法有哪些2
狹義的投資決策就是指決定投資項目這個環(huán)節(jié)。選擇的投資項目必須是由相應一級的人來承擔責任。把責任落實到具體的人,這樣便于投資項目的進行。
投資決策的方法與流程
什么是投資決策?
投資決策是企業(yè)所有決策中最為關鍵、最為重要的決策,因此我們常說:投資決策失誤是企業(yè)最大的失誤,一個重要的投資決策失誤往往會使一個企業(yè)陷入困境,甚至破產。因此,財務管理的一項極為重要的職能就是為企業(yè)當好參謀把好投資決策關。
所謂投資決策是指投資者為了實現(xiàn)其預期的投資目標,運用—定的科學理論、方法和手段,通過一定的程序對投資的必要性、投資目標、投資規(guī)模、投資方向、投資結構、投資成本與收益等經濟活動中重大問題所進行的分析、判斷和方案選擇。投資決策是生產環(huán)節(jié)的重要過程。簡單而言,就是企業(yè)對某一項目(包括有型、無型資產、技術、經營權等)投資前進行的分析、研究和方案選擇。投資決策分為宏觀投資決策、中觀投資決策和微觀投資決策三部分。
投資決策的特點
投資決策具有針對性
投資決策要有明確的目標,如果沒有明確的投資目標就無所謂投資決策,而達不到投資目標的決策就是失策。
投資決策具有現(xiàn)實性。
投資決策是投資行動的基礎,投資決策是現(xiàn)代化投資經營管理的核心。投資經營管理過程就是“決策一執(zhí)行一再決策一再執(zhí)行”反復循環(huán)的過程。因此可以說企業(yè)的投資經營活動是在投資決策的基礎上進行的,沒有正確的投資決策,也就沒有合理的投資行動。
投資決策具有擇優(yōu)性。
投資決策與優(yōu)選概念是并存的,投資決策中必須提供實現(xiàn)投資目標的幾個可行方案,因為投資決策過程就是對諸投資方案進行評判選擇的過程。合理的選擇就是優(yōu)眩優(yōu)選方案不—定是最優(yōu)方案,但它應是諸多可行投資方案中最滿意的`投資方案。
投資決策具有風險性。
風險就是未來可能發(fā)生的危險,投資決策應顧及到實踐中將出現(xiàn)的各種可預測或不可預測的變化。因為投資環(huán)境是瞬息萬變的,風險的發(fā)生具有偶然性和客觀性,是無法避免的,但人們可沒法去認識風險的規(guī)性,依據以往的歷史資料并通過概率統(tǒng)計的方法,對風險做出估計,從而控制并降低風險。投資決策的意義企業(yè)的各級決策者經常要面臨與資本投資相關的重大決策。在面臨投資決策時,必須在不同方案之間做出某些選擇。
投資決策的意義:
資本投資一般要占用企業(yè)大量資金。資本投資通常將對企業(yè)未來的現(xiàn)金流量產生重大影響,尤其是那些要在企業(yè)承受好幾年現(xiàn)金流出之后才可能產生現(xiàn)金流入的投資。
一旦做出某個投資決策,一般不可能收回該決策,至少這么做代價很大。
投資決策對企業(yè)實現(xiàn)自身目標的能力產生直接影響。很多投資的回收在投資發(fā)生時是不能確知的,因此,投資決策存在著風險和不確定性。
綜上所述,投資決策決定著企業(yè)的未來,正確的投資決策能夠使企業(yè)降低風險、取得收益,糟糕的投資決策能置企業(yè)于死地,所以,我們理應經過深思熟慮并在正確原理的指導下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
投資決策的評價指標
1、評價指標常用投資評價指標的計算示例。
2、凈現(xiàn)值曲線——凈現(xiàn)值與貼現(xiàn)率的關系。
3、獨立項目——獨立項目之間的比較分析。
4、互斥項目——互斥項目之間的比較分析。
5、多重IRR——多重內部收益率的示例分析。
6、MIRR函數(shù)——修正內部收益率的計算。
7、經濟年限——不同經濟年限項目之間的比較。
8、新建項目的評價——新建項目的現(xiàn)金流量測算和評價。
9、更新項目的評價——更新項目的現(xiàn)金流量測算和評價。
企業(yè)投資決策的程序
(一)確定投資目標
確定企業(yè)投資目標是投資決策的前提。正確確定投資目標必須要做到:
1、有正確的指導思想
要在指導思想上明確為什么投資,最需要投資的環(huán)節(jié)、自身的條件與資源狀況、市場環(huán)境的狀況等。
2、有全局觀念
要考慮把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結合起來,避免“短期與近視”可能帶來的影響到企業(yè)全局和長遠發(fā)展的不利情況。
3、有科學的態(tài)度
科學的投資決策是保證投資有效性的前提。要實事求是,注重對數(shù)據資料的分析和運用,不能靠拍腦袋來決定是關重大的投資決策方案。
(二)選擇投資方向
在明確投資目標后,就可以進一步擬定具體的投資方向。這一不也很重要,事關企業(yè)今后在哪里發(fā)展的問題。
(三)制定投資方案
在決定投資方向之后,就要著手制定具體的投資方案,并對方案進行可行性論證。一般情況下,可行性決策方案是要求在兩個以上,因為這樣可以對不同的方案進行比較分析,對方案的選擇是有利的。
(四)評價投資方案
這一步主要是對投資風險與回報進行評價分析,由此來斷定投資決策方案的可靠性如何。企業(yè)一定要把風險控制在它能夠承受的范圍之內,不能有過于投機或僥幸的心理,一旦企業(yè)所面臨的風險超過其承受的能力,將會鑄成大錯,導致企業(yè)的滅亡。
(五)投資項目選擇
狹義的投資決策就是指決定投資項目這個環(huán)節(jié)。選擇的投資項目必須是由相應一級的人來承擔責任。把責任落實到具體的人,這樣便于投資項目的進行。
(六)反饋調整決策方案和投資后的評價
投資方案確定之后,還必須要根據環(huán)境和需要的不斷變化,對原先的決策進行適時地調整,從而使投資決策更科學合理。
投資的方法有哪些3
目前主流的投資方法有5種
1、價值投資者
本杰明·格雷厄姆和戴維·多德是價值投資的開山鼻祖、他們著《證卷分析》一書。此書經久不衰,至今還散發(fā)著智慧的光芒。
他提出了“安全邊際”的概念,顧名思義是對風險的把控。不少投資人曾經這樣
比喻,如果一座橋梁能載重3噸,那么貨車載重量必須不超過橋梁承受范圍、
值投資的內在原理是尋找價值高于當前價格的股票、
2、成長型投資者
具體方法在菲利普·費雪著書《怎樣選擇成長股》。
試圖尋找那些營業(yè)收入有很大潛力,可迅速擴張其內在價值的公司的股票。他其實是價值投資策略的變體,說他們是表兄弟也不為過。
3、指數(shù)型投資者
先鋒基金的創(chuàng)始人約翰·博格使這一策略流行起來。
買入很大程度上代表整個市場的那些股票。格雷厄姆認為這種選擇股票的方式適合防御型的投資者、
4、技術型投資者
技術分析的大師是《投資者商業(yè)日報》的創(chuàng)始人威廉·奧尼爾
使用圖表收集那些標示漲跌預期的市場行為咨詢,市場走勢,和他指標。
他的目的是尋找那些能快速以高價賣出的股票。只對價格而不是價值感興趣
5、組合型投資者
由伯頓·馬爾基爾的名著《漫步華爾街》一書介紹后為世人所知。
風格是明確自己的投資風險偏好,然后構建一個具有相應風險的分散化證券組合。
組合型投資者認為價格就是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