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得名于地名還是植物名(為什么起名胭脂這個名字)
發布時間:2025-10-26 14:41:29
?
閱讀量:2次
?
來源:互聯網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在唐代的胭脂就成為女人們主要的化妝品。但“胭脂”起源于何時何處?為什么起名叫“胭脂”?這里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歷史故事。
美貌如同故事,重要的不在于時空變幻,而在于精彩。古時的胭脂也名“焉支”。據考證,胭脂原產于中國西北匈奴地區的焉支山。焉支山屬祁連山脈,位于甘肅省山丹縣。山丹軍馬場曾是驃騎將軍霍去病種草養馬之處。漢武帝元狩二年。在一個風高月皎的夜晚,霍去病將萬騎,出隴西,過焉支山決戰匈奴,斬首八千,即此山。
匈奴失去了焉支山。匈奴婦女們用婉轉悠長哀怨,傳唱起一支的悲情之歌:”亡我祁連山,使我牲畜不繁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對于匈奴女人來說丟失了焉支山,她們就無法為出嫁的新娘化妝了。
原來焉支山中有一種名叫“紅藍花”的植物。花瓣中含有紅、黃兩種色素。在石缽中淘去黃汁,便可制成鮮艷的紅色顏料,單于的夫人閼氏用這種顏料混合油脂涂抹面頰,使得因風吹日曬的皮膚而生動紅潤起來。也因產于焉支山并由閼氏首先使用而得名“胭脂”。中原女子使用胭脂的歷史,即便是不能嚴謹地追溯到商紂,至少早于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