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卜勒定律是什么
發布時間:2025-10-26 13:34:42
?
閱讀量:4次
?
來源:互聯網
克卜勒定律(克卜勒定律)一般指開普勒定律,開普勒定律是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提出的關于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第一和第二定律發表于1609年,是開普勒從天文學家第谷觀測火星位置所得資料中出來的;第三定律發表于1619年。這三大定律又分別稱為橢圓定律、面積定律和調和定律。
開普勒定律是關于行星環繞太陽的運動,而牛頓定律更廣義的是關于幾個粒子因萬有引力相互吸引而產生的運動。在只有兩個粒子,其中一個粒子超輕于另外一個粒子,這些特別狀況下,輕的粒子會環繞重的粒子移動,就好似行星根據開普勒定律環繞太陽的移動。然而牛頓定律還容許其它解答,行星軌道可以呈拋物線運動或雙曲線運動。這是開普勒定律無法預測到的。在一個粒子并不超輕于另外一個粒子的狀況下,依照廣義二體問題的解答,每一個粒子環繞它們的共同質心移動。這也是開普勒定律無法預測到的。
開普勒定律,或者是用幾何語言,或者是用方程,將行星的坐標及時間跟軌道參數相連結。牛頓第二定律是一個微分方程。開普勒定律的導引涉及解微分方程的藝術。我們會先導引開普勒第二定律,因為開普勒第一定律的導引必須建立于開普勒第二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