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耀先真人簡介原型(《風箏》中鄭耀先的原型是誰?)
柳云龍曾經以《暗算》開創(chuàng)國內諜戰(zhàn)劇先河,被網友譽為“諜戰(zhàn)教父”。
升級之作《風箏》您看過嗎?
諜戰(zhàn)劇《風箏》柳云龍所演那個打入軍統(tǒng)內部的紅色特工鬼子六鄭耀先深入人心,他自己都說叫他“六哥”的人是越來越多。
許多人不由得好奇,這樣一個人物有原型嗎?他到底是誰?
風箏不是真實歷bai史改編的,du但是“風箏”— 鄭耀zhi先并不dao是一個具體歷史人物zhuan,他是一群奮斗shu在我黨情報前線特工的縮影,代表的是那個風起云涌的時代。
真正的歷史并非如此,在目前已經披露的史料中,成功打入軍統(tǒng)的臥底幾乎沒有。聞名遐邇的“龍?zhí)肚叭堋焙汀褒執(zhí)逗笕堋薄蛉氲亩疾皇擒娊y(tǒng),而是中統(tǒng)或其他部門。
雖說鄭耀先身上有著很多諜報員的影子,但細細品味,最能對應上的就是他——郭汝瑰。
《風箏》中的鄭耀先,在軍統(tǒng)八大金剛中排名老六,所以又稱鬼子六。
巧合的是,郭汝瑰也人稱郭小鬼,是國軍土木系十三太保之一。土木系指的是陳誠嫡系的國軍第十八軍第十一師,十一合起來是“土”字,十八合起來是“木”字,故稱“土木系”。
重慶銅梁人郭汝瑰,1907年出生在一個落魄秀才之家,黃埔軍校五期畢業(yè),1928年由黃埔同學袁鏡銘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抗戰(zhàn)時期,因為出色的作戰(zhàn)能力,得到陳誠賞識,納為心腹,在陳誠的保薦下,一年三次升遷,成為了國民黨國防部作戰(zhàn)廳長。
電視劇中的鬼子六,也是得到了蔣介石親信戴笠的賞識,成為軍統(tǒng)紅人。
《風箏》中鄭耀先一直和他的上級陸漢卿保持單線聯(lián)系,以至于陸漢卿犧牲后就失去了跟組織的聯(lián)系。而郭汝瑰單線聯(lián)系的上級,名叫任廉儒,郭汝瑰與中共中央南方局負責人董必武的見面,就是安排在任廉儒岳父、軍火商羅升之的公館。并且郭汝瑰也因為戰(zhàn)事和組織失去過聯(lián)系。
陸漢卿被捕入獄后,受盡嚴刑拷打,但始終沒有透露鄭耀先的秘密身份,最后不惜自盡犧牲以保全“風箏”。在現(xiàn)實中,郭汝瑰曾把國軍的作戰(zhàn)計劃等機密文件交給任廉儒,這些情報本應由上海的地下黨員王葆真轉交給黨,但王不幸被捕,這位六十多的老人被捕后咬緊牙關,沒有供出任廉儒和郭汝瑰,切斷了特務追查的線索,從而使郭汝瑰轉危為安。
《風箏》里,中統(tǒng)特務田湖長期懷疑鄭耀先的身份,多次設計圈套試探,想要找出鄭耀先的真實身份。而差點識破郭汝瑰身份的,則是國軍中將杜聿明。
有個故事,杜聿明跟蔣介石匯報,說郭汝瑰有共黨嫌疑,蔣介石問原因,杜聿明說郭汝瑰太廉潔了,他比我還廉潔,他生活這么儉樸,什么東西都沒有。蔣介石一聽就火大了,質問杜聿明,那你是說我們國民黨里,都是貪污犯嗎,廉潔就是共產黨嗎?
杜聿明其實沒有錯。
此后他一直懷疑郭汝瑰是共產黨,但苦于沒有證據。病逝前,郭汝瑰前去探望,杜聿明還抓住郭汝瑰的手說:“我最后再問你一次,你當時是不是共產黨?”
1937年,郭汝瑰所在部隊因日軍進攻上海,奉命參加淞滬會戰(zhàn)。任42旅代理旅長的他在數十架敵機狂轟濫炸下,率部堅守陣地,在戰(zhàn)局危急關頭留下遺書親臨前線,他的部隊與日軍反復沖殺7天7夜,8000多人最后只剩下2000多人,但陣地仍未丟失,從此郭汝瑰一戰(zhàn)成名。
在《風箏》里,鬼子六也參加過淞滬會戰(zhàn),四哥徐百川常給他削蘋果,就是因為淞滬會戰(zhàn)時,兩人在上海遇險,躲在下水道里靠蘋果熬過了七天七夜。
李小冉飾演的林桃與鄭耀先一起被中統(tǒng)和地下黨追殺,最后隱姓埋名。林桃有一次問鄭耀先,他參加過國共和談,認識美國軍官,為什么不逃到美國去?
郭汝瑰就曾作為張治中的助手,參加了由美國五星上將馬歇爾參與的國共談判。1945年12月,馬歇爾作為總統(tǒng)特使來華,“調節(jié)國共軍事沖突”,1月底,周恩來、張治中、馬歇爾組成最高軍事三人小組會議,研究軍隊整編統(tǒng)編,郭汝瑰就是張治中的助手之一。
建國后,郭汝瑰和鄭耀先一樣,地下黨身份并沒有得到承認,而是以投誠起義軍官的身份安排工作,后來在南京軍事學院任軍史史料研究處副處長等。巧合的是,電視劇里的六哥,同樣是作為遺留人員,在公安局管理檔案。
《風箏》中的鄭耀先,在建國后的政治運動中都受到了沖擊,凄涼不已。
在肅反運動中,因為一個教員胡亂編造,郭汝瑰被誣陷為假起義的真特務,致使他被關押審查。反右運動中,有人說他惡毒攻擊肅反運動,所幸有了中央軍委的批示,這才逃過一劫。文革中,郭汝瑰被當做“牛鬼蛇神”、“反動學術權威”打倒,輪番批斗。這些經歷,和鄭耀先何其相似。
解放后,鄭耀先的地下黨身份一直不能公開,無法得到應有的榮譽和地位,承受著各種誤解,這讓他和女兒之間的堅冰久久不能融化。在文革中,他女兒成為文革積極分子,不但不認這個父親,還參加了自己父親的批斗會。
郭汝瑰的女兒也參加了文革,有一次造反派闖入郭汝瑰住處抄家,發(fā)現(xiàn)他的女兒郭相慰與他們同屬一派,于是不但沒有抄家,反而與她握手連稱同志。
也有人說,風箏原型來源于當時中央社記者劉尊棋。
中央社和新聞口是國民黨中央黨部主管的,但是,劉尊棋的背景卻和軍統(tǒng)有關,他和原軍統(tǒng)北平站站長范行關系十分密切,而范行和軍統(tǒng)第一殺手陳恭澍、副局長鄭介民關系決不一般。鄭介民對范行收集情報的能力非常賞識,而范行就是劉尊棋介紹給共產國際情報人員劉逸樵的。
劉尊棋,原名劉質文,又名劉光、霽華,中國新聞家。祖籍湖北省鄂城縣,1911年6月5日生于浙江寧波,5歲時隨父母遷居北京。
1931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與順直省委宣傳部的潘東周接洽后,負責保管省委文件。5月20日,被叛徒出賣,在整理保管的文件時被捕,關押在北平草嵐子胡同軍人反省院。同薄一波、安子文、劉瀾濤、楊獻珍等人關押在一起。
1933年5月,在中國人權保障同盟的營救下,劉尊棋被無條件釋放出獄。但是,在釋放時,國民黨反動派捏造了假的“劉尊棋退黨啟事”刊登在《北平晨報》上。黨組織誤以為他自首出獄,將其開除出黨。出獄后,他千方百計尋找黨組織,卻無法找到。因為那份“劉尊棋退黨啟事”,黨組織已經把他當作叛徒。
1934年8月,蘇聯(lián)塔斯社北平分社撤消,他又到《北平晨報》當了兩年活躍的外勤記者,同美國記者斯諾等有過往來。
1936年,通過在北平活動的地下黨員孔祥楨,他又重新聯(lián)系上中共北平地下黨組織。
1937年,“七七事變”后,國共合作、聯(lián)合抗日。11月,征得八路軍南京辦事處葉劍英、李克農主任的同意,進入國民黨中央社任戰(zhàn)地記者。
1941年1月,和妻子鄭倚虹被安排去新加坡。參加了由胡愈之主持的《南洋商報》,任編輯主任,主編時事新聞。
1942年12月,應美國新聞處處長麥克·費希爾的邀請,任重慶、上海兩地美國新聞處中文部主任。
1945年,在上海黨組織的領導下,創(chuàng)辦《聯(lián)合日報》,任社長。《聯(lián)合日報》被勒令停刊后,又創(chuàng)辦《聯(lián)合晚報》,繼續(xù)擔任社長。
1949年9月,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南京市軍管會新聞處副處長。作為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xié)會籌備委員會常委(新聞界的代表)參加了第一次全國政協(xié)會議。中央人民政府新聞總署成立后,下設主持對外宣傳的國際新聞局(中國外文出版發(fā)行事業(yè)局前身)副局長,喬冠華任局長。并擔任該局英文刊物《人民中國》總編輯。毛澤東、劉少奇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外國貴賓時,經常擔任翻譯。
1952年國際新聞局撤銷,任外文出版社副社長兼總編輯。
1955年10月,劉尊棋突然接到通知:停職審查。一張舊報紙《北平晨報》擺在他的面前,22年來,第一次得知當年的報上,曾有過“劉尊棋退黨啟事”。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回答道:“我不知此事,事前不知,事后也沒有看到。”
1956年1月,劉尊棋被定罪為:“叛變出獄、軍統(tǒng)特務,同時還為美帝國主義服務”。
1958年,被開除黨籍,撤銷行政職務,作為右派分子被遣送到北大荒。
《風箏》原著作者肖錨曾說,在這本小說的創(chuàng)作中,“為了體現(xiàn)隱秘戰(zhàn)線的真實性、殘酷性,便將某些真實的歷史事件融合其中。”可見鬼子六這個人物身上必定會有很多地下特工的影子,至于他們是不是《風箏》里六哥的原型,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