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車沖出展臺!造摩托起家的遠航汽車憑什么把車賣到60萬?
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武凱
在2022廣州車展上,除阿爾特汽車“未展先火”外,另一家企業也因車輛沖出展臺引發熱議。
據媒體報道稱,遠航汽車展車日前在參展期間疑似因失控從展臺上沖出。盡管官方表示無人員傷亡,但車展期間車輛沖出展臺一度引起高度關注。不少網友直呼,“太可怕。”更有網友疑惑,“這又是什么新品牌?”
圖片來源:時代財經攝
據了解,遠航汽車系山西大運集團新推出的高端汽車品牌。其通過與華為、阿里巴巴、博世等汽車行業頭部供應商合作,推出了遠航Y6、Y7、H8、H9四款車型。此次被曝沖出展臺的,正是遠航Y7展車。
此前,大運集團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遠勤山對媒體表示,遠航汽車主打高端豪華新能源汽車,產品定價將在30萬元-60萬元之間。從價格區間來看,遠航汽車或將與蔚來、特斯拉,以及BBA等品牌直面競爭。但在業內看來,遠航汽車沖擊高端市場并非易事。
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紀雪洪對時代財經表示,近年來國內有不少傳統企業進軍豪華汽車領域,市場競爭逐漸加劇。就目前信息而言,遠航汽車尚未展現出相較于其他車企的領先之處,面臨的挑戰非常大。
能把摩托車做到一流,就能將汽車做到一流?
盡管新車尚未正式上市,但此次車展展車沖出展臺事件,“反向”給遠航汽車帶來了一定話題熱度。
據悉,推出遠航汽車的大運集團最早以摩托車業務聞名,其“風馳天下,大運摩托”的廣告語一度風靡全國。公開資料顯示,大運集團創建于1987年,總部位于山西省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業務涉及汽車、摩托車研發、制造、銷售等眾多領域。
頂峰時期,大運摩托車達到年產量高達150余萬輛,位居全國前列。不過近幾年,大運在摩托車業務上有所收縮。據中國摩托車商會發布的統計數據,2022年上半年,廣州大運摩托車(大運集團摩托車業務子公司)銷量為25.56萬輛,居全行業第八。
摩托車業務取得一定成果后,大運集團自2009年開始布局汽車業務,先后進軍商用車、乘用車領域。2017年,大運開始布局新能源乘用車,在山西運城建設年產20萬輛的新能源乘用車基地。在此次推出遠航汽車之前,大運汽車在乘用車領域已發布遠志M1(定價17.78萬元-32.88萬元)、悅虎(定價7.18萬元-8.28萬元)兩款車型,分別定位中型MPV和小型純電SUV。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大運集團進軍乘用車業務的首次嘗試,遠志M1、悅虎兩款車型市場表現并不亮眼。乘聯會數據顯示,售價更高的遠志M1月銷量在200輛上下;定價較低的悅虎月銷量較高,但也僅在2000輛上下。不過,從發布高端品牌遠航汽車來看,大運集團或更看好高端市場。
遠勤山對此曾表示,20年前摩托車也曾是奢侈品,大運彼時能將摩托車業務做到一流水準,那么現在也有理由將汽車這一奢侈品做到一流。
對于遠勤山的這一說法,業內有不同的觀點。有業內人士認為,摩托車企業做汽車業務并不少見,此前吉利、力帆等企業早期也是從摩托車業務做起、后期轉型汽車業務。也有觀點認為,摩托車企業轉型做高端汽車,對企業的要求要遠高于做中低端汽車業務——吉利是在布局汽車業務多年后才逐漸打入高端汽車市場,而力帆等老牌企業至今在高端汽車領域建樹寥寥。
就此次車展期間遠航Y7展車沖出展臺,遠航汽車方面對時代財經回應稱,“因現場工作人員擦拭車輛時物品墜落,不慎壓下加速踏板,誤觸導致車輛滑落。目前無任何人員受傷等情況發生,后續將進一步提升活動現場的整體管理要求。”
盡管如此,這一事件仍引發了諸多熱議。多位網友對遠航汽車這一新汽車品牌的安全性提出質疑,更有網友戲稱,“這就是自動駕駛嗎?”
背靠頭部供應商,但高端路并不好走
據了解,遠航汽車發布的四款車型(兩款轎車、兩款SUV)均定位C+級豪華純電汽車,其直接競爭對手包含蔚來ET7、蔚來ES8等。另據遠勤山透露,遠航汽車售價將在30萬元-60萬元之間。這意味著,遠航汽車也將與此價格區間內的極氪、特斯拉以及傳統豪華品牌BBA(奔馳、寶馬、奧迪)等直接競爭。
在業內人士看來,遠航汽車瞄準的目標市場上,特斯拉、蔚來、極氪等對手實力強勁。要想從中獲得一席之地,遠航汽車無論是從產品力、技術、營銷還是服務等多層面,都需要深入布局。
盡管遠航汽車旗下車型均尚未上市,但在掌舵者遠勤山看來,打入豪華電動汽車市場不無可能。從遠航汽車發布會、遠勤山的公開言論等種種跡象來看,該品牌的底氣,或源于其背后的眾多頭部供應商。
據悉,遠航汽車雖處于早期階段,但卻得到了眾多業界頭部供應商的支持——在此前的品牌發布會現場,博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博世工程中國區總裁毛泰祥、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首席運營官王軍,以及斑馬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聯席CEO張春暉等紛紛到場支持。而眾多業界頭部供應商加持,也是遠勤山和大運集團推進高端新能源汽車業務的重要支撐。
在廣州車展期間,遠勤山對媒體表示:“(能夠與眾多頭部供應商合作)這充分能夠證明我們的基礎很好。如果我們的汽車很差,他不會跟你合作,合作是需要基礎的。”在他看來,與行業頭部供應商合作不失為良策。通過借力,和頭部企業戰略合作也可以快速邁向高端。
官方提供的信息顯示,遠航汽車首發4款車型均集成了華為、阿里巴巴、以及博世等頭部供應商的智能電動化技術。如在和華為合作方面,上述車型搭載了華為的TMS(熱管理系統)+超低溫熱泵系統、電驅余熱回收技術以及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等;在智能化方面,遠航系列車型搭載AliOS智能座艙系統;底盤方面,遠航系列車型搭載博世iBooster線控制動、博世ESP9.3車身穩定系統、Brembo專業級剎車系統、智能空氣懸架、CDC智能減震系統等。
此外在廣州車展亮相的,還有大運汽車推出的高端豪華純電平臺“B.H.D平臺”。官方介紹稱,該平臺由遠航汽車、博世、華為、阿里巴巴(斑馬智行)等聯合打造,可以全面覆蓋轎車、SUV、MPV等車型的研發、也能滿足從B級到D級車型的需求,同時滿足車輛安全、可進化的使用需求。
就當前披露的車輛信息而言,遠航汽車四款車型搭載的800V高壓快充技術、智能交互系統、輔助駕駛系統等處于行業主流水準。但大運汽車的高端新能源汽車業務中,華為、阿里巴巴、博世等業界頭部供應商參與程度高、參與層次廣,這引起了不少關于遠航汽車或是“組裝車”的質疑。
“依托行業供應商,國內車企近年來造車門檻的確有所下降,但同時市場競爭也在加劇。”紀雪洪對時代財經表示:“不僅如此,車企造車考驗的并不只是車輛生產能力,而是包括技術研發、資源整合、服務體系建設、人才培養以及地域優勢等全方位素質。想要使之高效配合、有效組織并不容易。”
此外也有觀點認為,高端新能源汽車不僅需要強大的技術體系支撐,還需要充沛的資金支持和強有力的品牌效應。當前遠航汽車尚未進入市場,其生產制造能力、技術水準、銷售體系等暫未得到驗證,高端之路挑戰頗多。
在廣州車展期間,遠勤山也向媒體透露了其在造車業務的“花銷”:大運集團在汽車研發上面,包括工廠、設備等,目前已投入50多億元。其也透露,遠航汽車首款上市車型將是遠航Y6,并于今年5月先行小批量交付,大批量交付可能要等到年末。至于銷售渠道,遠航汽車將采用經銷+自營的模式,未來店鋪規模或達數百家。
在紀雪洪看來,車企產品要有明確的市場定位、優良的產品素質、良好的使用體驗。而對于豪華汽車而言,品牌影響力也十分重要。“如果單純依賴供應商,可能造出車,但不一定能賣好車。”紀雪洪也同時表示,就沖擊高端市場而言,當下國產企業正面臨難得的機遇,搶抓機遇、實現彎道超車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