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杭州一特斯拉被撞,1秒不到就起火!我有改進辦法
昨天(7月20日),浙江杭州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事故畫面被網友傳到了網上,結果引發了“超大規模熱議”。因為大家也是頭一次,清晰的看見“電動汽車受撞擊后瞬間爆炸”的驚悚畫面。
7點10分左右,杭州城西天目山西路運溪路交叉口的杭徽高速高架橋下,一臺特斯拉快速起步,自東向西進入路中央。不得不說,從畫面中,我們確實能感受到特斯拉那爆裂的加速能力。您瞧,特斯拉沖出去大半個路口呢,其他車的剎車燈才剛熄滅……
特斯拉的彈射起步,神了?。】蓭洑獠贿^2秒鐘,一臺白色豐田SUV自南向北通過路口,和特斯拉撞了一起。撞擊瞬間,在巨大的沖擊力下,豐田SUV直接調了個頭,車頭破損嚴重。而特斯拉就被撞成了“側翻”姿態。
特斯拉被撞的瞬間
就噴煙+噴火!前后不到半秒
而讓大家隔著屏幕都瑟瑟發抖的是:撞擊瞬間,特斯拉底盤部位噴出白煙,并直接躥出火焰。從撞擊到火光沖天,前后絕對不到半秒??!——這讓原本就非常擔心電動汽車安全性的同學們更加嚴重質疑電動汽車的安全性了!因為同樣方式的撞擊,如果是燃油車的話,壓根不可能起火!
我看了一下,網上大家的情緒都起來了,有人討論“到底是特斯拉的責任還是對面豐田的責任”,研究是誰該為此負責;也有人討論“電動汽車為啥一撞就爆,難道電池都不安全么”……但我不想去湊熱鬧!因為我想到一個絕妙的方案!一個能提升電動汽車安全性的方案!
“自動滅火抑爆裝置”用在
電動汽車上,是不是好想法?
因為我看到,雖然電動汽車安全問題比較多,但是各車企、各電池制造商也都在努力讓他們變得更加安全?!撬麄兯坪鯊膩矶紱]想過這樣一個問題:電池起火都是一瞬間的,所以導致了電動汽車起火后的逃生率偏低(燃油車從冒煙到起火,會有很久的“蔓延時間”)。
電池因為起火速度非???,所以靠人工滅火基本上很難在第一時間控制住火勢!——那么我們為什么不能,把“自動滅火抑爆裝置”用在電動汽車上呢??——這就是我的想法!我的建議!希望電動汽車企業能看到,能思考??!
什么是“自動滅火抑爆裝置”?
是為解決“熱失控”而發明的
什么是“自動滅火抑爆裝置”?下面進入“軍事科普時間”!當過兵,特別是裝甲兵的同學都非常清楚:對于一臺坦克而言,其實最致命的打擊,并非來自于敵人從外部,用槍炮打你!因為你可以依靠坦克厚實的鋼板裝甲去抵御。即使是被打穿,如果你運氣夠好,炮彈留下1個眼兒,擦邊而過。
坦克最怕什么?——彈藥殉爆!什么是彈藥殉爆?就是敵人的炮彈打穿坦克之后,不巧打到了“彈藥架”,把坦克內部的彈藥庫給“引燃”了!這就壞事了!一旦“彈藥庫被點爆”,那么坦克就會瞬間“飛炮塔”,挽救的機會都沒有。
為了阻止彈藥殉爆,坦克設計師想盡了辦法。研究發現:坦克一旦被擊穿,炮彈在坦克車里亂飛,擊中彈藥艙或者發動機艙,先是會引發局部起火。因為局部超高溫,所以“鏈式反應”蔓延的極快,周邊的燃油、彈藥會馬上進入“熱失控”狀態而引爆!
“自動滅火抑爆裝置”原理是?
因此想要避免殉爆,就必須在坦克被擊中后,第一時間將局部起火“扼殺在萌芽之中”!二戰后各國都開始加強坦克兵的快速車內消防訓練。然而,因為彈藥極度易爆,所以科學家測定后表示“留給坦克兵滅火的時間”僅僅2~5秒!
大家都是人,不是機器!反應和手速沒那么快的??!所以后來西方國家就開始研究“全自動的滅火系統”,因此只要滅火足夠快,就能起到抑制爆炸發生的效果,所以名字就叫做“自動滅火抑爆裝置”。
自動滅火抑爆裝置的原理不復雜:車內特定位置放置很多光學火焰傳感器,它能檢測到起火。車輛一旦被擊中,一旦局部超高溫,就會被第一時間探測到。它發出滅火指令給電路板,電路板立刻通電,向起火位置周圍的滅火器發出指令,滅火器閥自動開啟,實施滅火。
“自動滅火抑爆裝置”有多快?
這套裝置,民用車能用么?
光學火焰傳感器的探測反應速度賊快,只需5毫秒!而滅火器電磁閥反應時間更快,僅僅2毫秒!從電磁閥打開,到滅火劑噴出管道,噴射到火源上,瞬間罩住火源,這個過程僅耗時3毫秒,至此,前后一共才10毫秒。而且自動滅火抑爆裝置噴射的都是高壓特種滅火劑,設計要求是:60毫秒內徹底撲滅火焰!
毫秒是什么概念?1秒鐘=1000毫秒!——10毫秒就是“百分之一秒”;60毫秒就是“17分之一秒”!——靠坦克兵人工滅火,能有這速度??關于自動滅火抑爆裝置就介紹到這里。我想大家一定猜到我的想法了:為什么我們不給電動汽車也裝上自動滅火抑爆裝置呢?
事實上我在江蘇常州,我見到了當地公交系統采購的,瑞典純進口的斯堪尼亞大巴車,發動機艙里,就有醒目的自動滅火抑爆裝置??磥碜詣訙缁鹨直b置并不是不能用在民用車輛上!那么電動汽車上增設自動滅火抑爆裝置,能不能改善電動汽車的安全性呢?——這就是我的想法!我的建議!對此您怎么看?留言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