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車禁行試點安排上了?剛買國六車網友好"心焦"!
從2017年9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在泰達論壇上首度釋放禁售燃油車的信號以來,關于"禁售燃油車"的討論就一直不絕于耳,但始終沒有一個明確的時間表。近日,這個問題似乎有了更進一步的答案。
日前,工信部發布了對《關于研究制定禁售燃油車時間表加快建設汽車強國的建議》的答復。工信部回復稱,"我部正會同發展改革委等相關部門,結合技術發展進程及產業發展實際,對禁售傳統燃油汽車等有關問題進行研究,我國將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立燃油汽車禁行區試點,在取得成功的基礎上,統籌研究制定燃油汽車退出時間表。
車市寒冬又遭"雪上加霜"
雖然發展新能源已經是全球共識,但是就目前汽車市場來說,工信部的回復無疑對國內車市是"雪上加霜"。
在經濟大環境下行、中美貿易摩擦等因素的影響之下,國內汽車市場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逐步減速。今年以來國五國六的切換更是引起了不少消費者持幣觀望,汽車廠商不得不以"骨折價"清倉國五車型。
眾所周知,才實行的國六被號稱史上最嚴格的排放標準,國六A標準基本等同于歐洲目前實施的歐6標準,而國六B甚至還超越了歐6標準。在這個切換中,已經有部分企業遭到洗牌,諸如眾泰、陸風這些實力薄弱的車企,在7月1日大半個中國市場開始實施國六后,至今還未能向市場提供國六車型。
越來越嚴格的排放標準"殺"得大家措手不及,可以說是聞"國六"色變。值此階段,工信部發聲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立燃油汽車禁行區試點,再次敲響了車企向新能源轉換的警鐘,而對于消費者來說無疑又增加了內心選購燃油車時的猶豫。
雖然現在大部分車企都已經開始布局新能源車型,消費者可以將需求轉向插電混動、純電動汽車,但是無奈市場上的產品良莠不齊,虛電、自燃的問題透支著消費者的信任,絕大部分消費者目前無法接受。再加上居高的購買價格也把一些樂于嘗新的消費者擋在門外。
種種因素加起來,這對于汽車市場來說自然是"雪上加霜"。
發展新能源實乃勢在必行!
2016年4月22日在紐約簽署的《巴黎協定》,要求協議國為2020年后全球應對變化行動作出安排。在能源、環境危機面前,除了工業生產制造方面降低能耗和排放,減少汽車尾氣排放也成了全球各國的共識。
截至目前,全世界已有德國、荷蘭、挪威、印度、法國、英國、美國加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公布了禁售燃油車時間表。時間最早的為意大利羅馬的2024年,最晚的是法國的2040年。
能否按照協定,在本世紀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并將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前工業化時期水平之上1.5攝氏度以內,事關人類的未來!因此傳統燃油車向新能源汽車轉型實乃勢在必行。
今年3月,我國海南省出臺了《清潔能源汽車發展規劃》,規定2030年起全省全面禁止銷售燃油汽車,成為全國首個提出所有細分領域車輛清潔能源化目標和路線圖的地區。
此外,也有部分汽車企業提出了禁售燃油車的時間表。如大眾汽車計劃在2030年實現所有車型電動化,傳統燃油車徹底停止銷售;北汽集團提出2025年旗下自主品牌將在中國全面停售燃油車;長安汽車也提出2025年停止銷售傳統燃油車。
小編語
雖然會帶來陣痛,但發展清潔能源是一件"痛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情,所以有秩序有規劃的讓燃油車退出也是有必要的。只是新能源汽車不應該完全等于電動化,應該謀求燃料電池汽車、太陽能汽車等多條腿走路,更不應該成為某些利益集團圈錢的手段,政策應該引導扶持一批真正搞研發、造好車的新能源企業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