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某小區電梯內電動車突然起火!背后原因解析
近日,成都成華區一起電瓶車起火爆炸事件引爆網絡,將電動車電池安全問題再一次推上輿論風口。
電池爆燃、電動車起火事件層出不窮,以致各種聲音劍指電池。
關于電池安全問題的討論正逐漸發酵,我們真的有必要談“電池”色變嗎?或許,我們可以追根溯源,重新審視一下“電池安全問題”。
登上舞臺的能源之星——鋰電池
說到電池并不新奇,例如:日常使用的手機、電腦、電動車、充電寶等許多產品都會用到電池,它已經成為大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當前的電池種類可以分為兩大類一種是鋰電,一種是鉛酸,不過隨著國家“碳中和”目標的出臺,承諾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努力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再加上電動車新國標政策的頒布,限制車身重量不得超過55kg,電池電壓不得超過48V。
具備高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重量較輕、低自放電率、無記憶效應及環境友好等優點的鋰電池由此脫穎而出,成為兩輪電動車廣泛應用的主流動力能源。
據數據統計,目前我國新增投運電化學儲能項目裝機容量占比中,鋰電池已經占據97.1%的市場,成功取代鉛酸電池,躋身動力電池領域主流行列。
鋰電很美好,為何還會燃爆?
鋰電大勢下,無比龐大的鋰電市場,本應給用戶帶來極致的安全體驗,為何還會發生電動車電池爆燃事件呢?或許,我們需要將目光轉移到電池內部,了解一下鋰電池的工作原理及可能引起著火的原因!
教你輕松看懂鋰電工作原理
鋰電池主要依靠鋰離子在正負極之間移動實現充放電。
在充放電過程中,鋰離子在兩個電極之間脫嵌。換種方式說:如果將鋰離子的電池比作搖椅,搖椅的前后兩端就是電池的兩極,鋰離子就像一個人在晃動搖椅。
因此鋰電池也有另一個名字:搖椅電池。
鋰電不安全?新國標+新技術,安全本應看得見
看似簡單的充放電過程,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卻可能發生意外。
由于電池的結構特性,如果隔膜意外損壞,內部便會短路,造成內部熱量積累,推高電池溫度,并引發鏈式化學反應,導致電池溫度逐漸升高,當溫度升至臨界點便會引發電池爆燃。
為了避免因鋰電“內傷”而引起爆燃,工信部于2020年5月發布了新的《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明確要求:“電池單體發生熱失控后,電池系統在5分鐘內不起火不爆炸”。而各大廠商同樣為了提高鋰電“安全性”費盡心思。
此前,寧德時代宣布研發“只冒煙不起火”的動力電池,比亞迪也宣布“刀片電池不起火”,蜂巢能源發布熱失控解決方案“冷蜂”。
在“不起火”的電池實現路徑上,企業從材料、電極、電芯、系統、管理軟件、封裝方式等思路進行改進,在保證續航能力的同時,尋找解決電池爆燃的方法。
除了像寧德時代、比亞迪、蜂巢等電池生產商在硬件上下功夫,也有很多電動車生產制造商,從研發層面出發,開發保護電池安全的軟件系統,從軟硬件兩條鏈路上對電池安全提供雙重保障。
例如:兩輪電動車行業內的九號公司也通過技術層面為電池安全進行加持,自研BMS電池管理系統,進而實現雙重過流保護、雙重過充保護、雙重過放保護等多重電池安全防護技術,進一步保障電池的使用安全和電池壽命。
偶發意外誰背鍋?使用不當或是罪魁禍首!
廠商們很努力,但是為何還是偶發爆燃事件?難道這是不可解決的行業難題嗎?答案或許與廠商關系不大,而跟用戶的使用習慣與操作不當有關!
在本次成都成華區電瓶車電梯燃爆事件里,根據視頻中“電動車被推上電梯,并沒有任何使用操作的動作,短短幾秒鐘濃煙迅速冒出,隨后出現火光”的爆燃現象推測:
該電動車起火原因可能為電芯內部短路引起爆燃,導致電池溫度過高造成起火。
電動車新國標《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正式頒布后,對電池的性能進行了限制,保證使用安全。
同時,正規廠商推出的鋰電池,也會采用圓柱、方形、軟包這三種封裝方式,并且通過在電池外側加裝防撞支架等方式保護電池,增強使用安全性。
然而,為了滿足部分用戶的需求,部分廠家私自改裝電池,并且為了省成本,去掉了電池保護架,降低了電池的抗碰撞性,增加了安全隱患。
再加上電動車老化引起的線路短路,以及充電習慣不良、車主使用不當、私裝防盜器導致電負荷過大等,便導致了形形色色的電動車燃爆事件!
簡而言之,國家與鋰電池相關廠商正在快速提升鋰電池安全性。但是,私自改裝電池、購買非正規電池、不良的充電習慣等行為給鋰電使用安全埋下了隱患!
03電動車安全常識知多少?以下內容記心上!
既然搞清楚了電動車電池燃爆的原因,那我們該如何避免電池安全隱患,最大化保證電池使用安全呢?
首先,鋰電買新不買舊!買舊后患無窮!
為何電動車鋰電池買新不買舊?
因為部分商家會私自裝配老舊電池繼續使用,甚至將不同容量電池混合使用,再加上不合理的裝配工藝,不僅讓舊電池缺乏質量保障,更容易導致電池損壞甚至是產生火災!
因此,在購買電池時,我們應注意以下幾點,選購全新的電池!
1、仔細查看防偽標簽
防偽標簽是判斷電池真假的重要依據。一般情況下,外殼的對接處會貼上防偽標簽,我們在選購時可刮開防偽標簽密碼圖層以驗真偽。
2、看生產日期是否有修改痕跡
一般來說,電池包裝上都會注明生產日期。購買時需要注意檢查包裝上的生產日期和電池上的生產日期是否相符,有無明顯修改痕跡。如果發現電池包裝上的日期和電池上的日期不符或者有修改痕跡,就說明該電池很有可能是翻新電池。
3、外觀包裝是否完好
全新電池的外包裝一般較為完好,而電池表面應該沒有摩擦痕跡,電池正負極金屬接線端不應有使用痕跡或生銹痕跡,接線孔不應有使用痕跡。如果發現電池外包裝有破損、電池外觀有摩擦痕跡或者接線端、接線孔有使用痕跡,則不要購買。
4、檢查電池外殼,避開翻新電池
全新的電池往往具有完整的保護外殼,整體厚度、硬度都很高,且不應有鼓包。因此,在選購時,應檢查電池外殼。如果按上去之后感覺外殼很薄,硬度不高或是有明顯鼓包,就證明電池很有可能是翻新電池。
其次,要養成良好的充電習慣,這很重要!
雖然現在的電動車都有各式各樣的充電輔助功能,比如充電中斷提醒、充電電量上限、自適應充電設備等功能,但是,我們仍然需要養成良好的充電習慣,筆者整理了一下,最好的充電姿勢無外乎以下幾種:
1、避免過充、過放、長期閑置
何為過充?一充十幾個小時甚至一天一夜不拔電源就是過充。
何為過放?電池電量欠壓還慢悠悠的騎就是過放,
對于一般用戶而言,每次充電應該盡量控制在8小時以內,充滿后及時拔除電源,避免過充。
而在騎行時,盡量在電量剩下35%左右就進行充電,并且一次性充滿,避免過放!如果電池準備閑置,則應保持50%的電量,并且在三周或一個月的時間后適當充電、放電一次。
簡言之:淺放勤沖,沖滿即停!
2、選擇原裝充電器,避免充電器混用
筆者身邊不少朋友都會將電動車充電器混用,這樣可能會損壞電池,甚至因為電壓電流不匹配而損壞電池甚至引發火災!
筆者建議,盡可能的選用原裝充電器,或選同型號大品牌、電流電壓與原裝充電器一致的充電器。千萬不要貪圖便宜,選用一些二三十塊錢的充電器!
3、充電環境要空曠通風易散熱
充電時應將充電器放在容易散熱的位置,以防充電時間過長、充電器過熱引發火災。同時,應避免在樓道、電梯間、疏散通道等狹窄空間內充電,同時遠離易燃易爆物品,并避免室外飛線充電。
選大廠!避免99%的電池安全問題
作為當前動力電池行業內的主流,鋰電電池憑借其高容量、輕重量等優勢,已經成為行業首選移動能源。
盡管它也存在一些安全性短板,但只要使用得當,且符合生產及使用條件,絕對是利大于弊的。
而且,隨著像ATL等知名電池生產大廠在不斷從硬件上提升鋰電池穩定性和抗壓性,以及像九號等正規電動車生產制造商,從BMS系統及PACK設計軟件層面對電池進行數字化保護,鋰電池的使用安全性實際上已經提升不少。
而我們作為消費者,也不必因此對兩輪電動車行業失去信心,在選購過程中盡量挑選知名品牌的電動車產品及電池,并且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養成良好的使用習慣,加強用電安全意識,就會大大減少意外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