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的傳統節日是什么(回族有哪些特別的傳統節日)
回族一般都信仰穆斯林,那么回族都有什么有意思的節日呢?
我國分布最廣的少數民族無疑就是回族了,一般分布在陜西、甘肅、云南、青海等地方,回族一般都信仰穆斯林,所以他們地區都有清真寺,我們都知道回民是不吃豬肉的,那么回族都有什么有意思的節日呢?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回族有三大節日,齋月是伊斯蘭教日歷的九月,在這個齋月里,回族的人們會準備非常豐盛的飯菜,要比平時豐盛得多,一般會有白面、白米、牛羊肉、油茶、茶葉、白糖還有水果等等的食物。
封齋之后,在太陽落山之前,要禁止進食,回族的封齋意義在于讓人們體驗干渴和饑餓的痛苦,回族人以封齋這件舉動來養成堅韌、節約的美德,也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
等到齋節期滿之后,就是開齋節了,也是回族一年里面最隆重的節日之一,開齋節是要慶祝三天的。
第一天的時候,就非常的熱鬧,每家每戶都很早的起床,打掃屋子,每個人都會穿上自己的新衣服,然后去到聚會和慶?;顒拥膱鏊簿褪乔逭嫠?,一般會在門口或者里面掛上標語和彩燈,為慶祝開齋。
在新疆的回族人,在開齋節前就要打掃房屋和粉刷墻壁,男性要洗澡換新衣服,準備粉湯,全家人一起吃,還有一些回族人會選擇在開齋節舉行婚禮,這樣也是給節日增加了很多的熱鬧。
古爾邦節是回族伊斯蘭教的三大節日之一,古爾邦節會在開齋節之后的七十天左右舉行,它是一個隆重的宰牲典禮,在這個節日里就是要每家宰牛和羊還有駱駝,但是在宰的時候也是有規矩的。
不能宰不滿兩歲的羊羔和不到三歲的牛犢和駱駝,也不能宰腿瘸、眼瞎或者缺胳膊少腿和殘疾的牲畜,要選擇比較健康的牲畜,一般宰完之后,會將肉分成三份,一份留給自己,一份送給親朋好友還有鄰居,還有一份會施舍給窮人。
還有一個大節是圣紀節,圣紀節是為了紀念穆罕默德的日子,因為穆哈默德的出生和逝去都是在三月十二日,所以回民把這一天叫做圣紀,這天會去到清真寺來紀念穆罕默德的事跡。
在儀式結束之后,會開始聚餐,非常的豐盛,有的地方是一起聚餐,有的地方是吃份兒飯,也就是每個人一份這樣,也是非常有特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