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產品持有份額比本金要少是虧損了嗎 分析如下
發布時間:2025-10-26 03:04:35
?
閱讀量:2次
?
來源:互聯網
購買理財產品或者是基金之后,會算出持有的份額,也就是持有的數量,確認購買成功即投入運營,每日會更新持有的收益,這個收益可能是正也可能是負,不少人看到自己持有的份額比買入的本金少。
理財產品持有份額比本金要少是虧損了嗎?
不是,理財產品持有份額比本金少不是評判虧損的標志,持有份額比本金少,通常是只能說明你購買這只理財產品的時候,凈值大于1元而已。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確認凈值大于1元,那么持有份額肯定是比本少的,不一定就是虧損的,若是你買的這只理財產品凈值是1元買入的,最終持有份額少于本金,那么就是虧損的。
凈值型理財產品是金額申購、份額贖回的原則,按照申購確認日的凈值確認份額。持有份額=購買金額/產品單位凈值(申購確認日)。若產品的凈值不等于1,金額轉化為份額后,會出現持有份額與購買金額不一致。
比如你購買某理財產品,一共是買了1000元,買入凈值是1元,那么就持有1000份額,若是買入凈值是2元,那么你持有的就是500份額。
目前市面上的理財產品都是不保本的,屬于凈值型理財產品,是指以份額和每份凈值形式展示的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
凈值型理財產品不設預期收益率,投資者的實際收益與產品實際投資運作的凈值有關,并通過產品凈值增長或產品份額增加的方式來體現。
理財產品都是有風險的,只是不同類型的理財產品風險等級不同而已,大家買的時候要根據自己的承受能力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