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男性平均身高(2022全球各國平均身高一覽表)
眾所周知,身高不是一成不變的,在古代中國人和歐洲人平均身高不相上下,甚至中國還要更高。根據1000多年前的龐貝城遺址里的數百人尸體推算,當時歐洲成年男性平均身高在160cm–170cm之間,女性在150cm–155cm,
權威期刊的數據顯示:19世紀時的歐洲人平均身高為165cm,其中英國男性平均身高為167cm;北歐的瑞典新征士兵平均身高為166cm;美國建國初期,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也才167cm,可見當時的西方人和中國人差不多。
在中國,3萬年前的山頂洞人都有165cm。如果兵馬俑是按照真人比例造的話?那么身高在170–180cm之間,據秦始皇陵附近出土的遺骸,男性多為166–171cm。晚清時男性身高都有165–170cm,可見不比現在矮多少。
放眼全球,200年前的各國身高增長都非常緩慢,最明顯變化是從最近兩百年才開始。1896年至1996年的百年間,全球成年男性平均身高從162cm增長到171cm,成年女性的平均身高從151cm增長到159cm,百年間增高約9cm,
1896–1996年:全球身高變化曲線圖
其中,最明顯的是歐洲和東亞國家,最高前50名幾乎是歐洲國家,前10名更是100%來自歐洲。男性最高的是荷蘭平均182cm;女性最高的是拉脫維亞平均169cm。男性最矮的是東帝汶159cm;女性最矮的是危地馬拉149cm,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男1米8有10國;女1米66有11國
東亞國家:最高的是韓國,男性平均身高174.9cm全球排名51/女性平均162cm全球排名55;其次中國,男性171.8cm排名93/女性159.7cm排名87;再來是日本,成男性平均是170.8cm排名102/女性158.3cm排名112。
1896–1996年的成年男性平均身高
1896年–1996年,東亞的身高變化?要屬韓國最為明顯,成年男性平均身高從160cm到175cm,百年增高了15cm。與此同時,日本也不遑多讓,通過人種改造(借種)使得日本這個號稱倭人的“矮大緊”民族實現了長高夢想,
1896–1996年的成年女性平均身高
江戶時期,日本男性平均身高不足160cm/女性145cm;同時期的明朝男性平均身高是北方170cm/南方165cm。通過兩次人種改造(宋朝來度種和美國大兵關愛)日本身高也“水漲船高”
二戰后,日本人好多是“黃白雜交”的后代,如:澤尻英龍華就有法國血統、橋本麗香有美國血統、香椎由宇有英國血統、答戶田惠梨香有德國血統、安室奈美惠有意大利血統、川島茉樹代有中國血統、山口百惠有朝鮮血統等,
那中國呢?得益于優秀的大國基因,從古至今身高都沒拖全球后腿。古代時,我們成年人平均身高至少中上等水平;到了近現代,平均身高也都維持在中等水平。新中國后,身高也都開始“偉大復興”,尤其年輕一代最為明顯,
中國的身高呈現北高南矮趨勢
根據,《柳葉刀》權威數據:全球19歲群體當中身高增速最快的就是我們中國。過去的35年里,中國年輕一代男性增高了8cm/女性增高了6cm,增幅全球第一。因此19歲男女當中我們平均身高已超過韓國,狂甩日本49個名次,
中國后生可畏: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19歲年輕一代中,韓國男性平均身高是175.5cm/全球排名68,女性是163.2cm;日本男性是172.1cm/女性158.3cm,排名114;中國后生可畏,男性身高是175.7cm/排名65,女性是163.5cm/排名54,在亞洲也僅次于黎巴嫩26,土耳其54,以色列61,格魯吉亞62。
中國年輕一代——步步高升
不難看出:身高往往是和一國實力息息相關的
因此,從身高變化上大概率能看出一國的強弱。當國家強大時,國民身高自然會達到史上最佳,當積貧積弱時,國民身高自然原地踏步,甚至!有些還不進則退。
像是:美國,100年前的平均身高放眼全球也是很靠前,男性排名是第三,女性排名第四。到2018年,美國男性平均身高是177cm跌至37名,女性是163cm跌至42名,和國力確實有一定關系,
除此之外,日本同樣有不進則退的風險,甚至!有返祖的風險,畢竟日本人基因中對身高不利的因素還很多。2017年日本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4年出生的孩子比1979年出生的孩子矮1.5cm,
近代以來,日本人身高之所以會“突飛猛進”?除了上面說過的人種改造計劃功不可沒之外,最大原因是來自飲食的改善。1954年日本頒發了《學校給食法》規定營養午餐作為義務教育的一環,
“一杯牛奶強壯一個民族”全民運動
當然,中國同樣如此。從歷朝歷代的身高變化趨勢來看,每當王朝強大時中國人的身高都會達到史上最佳,相反則是史上最差。之所以我們身高也能偉大復興?主要還是自身的基因和飲食的改善。
不難看出:身高往往是由基因和飲食來決定的
切記!影響身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具體如下:
1、遺傳決定身高
男性身高有75%–92%是受到遺傳影響;女性身高有85%–92%是受到遺傳影響,可見重要性
遺傳學上/計算公式:
男孩子成年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cm ÷ 2;
女孩子成年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cm ÷ 2;
2、營養改善身高
特別是人體兩次發育期內保證營養充足很重要,這就是城市小孩比農村高2–4cm原因所在
建議:每天吃一個雞蛋和喝一杯牛奶,適量補充各種的肉類、谷類以及蔬菜水果等等,關鍵是要營養均衡/不偏食不挑食;
3、運動促進身高
在諸多影響身高的后天因素中,最積極有效的莫過于體育運動。經常運動的人和不運動的人相比,肺活量和胸圍分別增加:500–1500毫升和5–8cm。與此同時,身高也會平均高出4cm;
4、環境影響身高
這里的環境?包括了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心理環境。自然環境主要是指生長的地理位置,也難怪北方人相對會比南方人高。而社會環境和心理環境主要指生長的人為因素/關鍵要身心愉悅;
5、良好生活習慣
關鍵:作息要規律,勞逸要結合。從小養成早睡早起的生活習慣,身體姿勢也影響身高/大致1–5cm。日本人從1892年到1926年,平均身高增加了3cm,其中主要原因在于改善盤膝而坐習慣;
晚上10點入睡/保證8–10小時睡眠
除此之外,醫學的進步也能促進長高,比如:服用硫酸鋅和賴氨酸制劑可增進食欲從而促進生長以及通過手術達到增高目的。原蘇聯的牽引增高手術在當時很出名,當然風險和后遺癥同樣很大,
切記!尊重科學才是硬道理
一位叫彼得彭庫斯的侏儒癥患者,身高僅130cm,經過伊里沙洛夫教授三年的治療達到160cm。治療方案是:用小錘和細鑿把四肢長骨兩端分別打穿,用鋼絲透過肌肉和骨骼將其固定在金屬架上,三天拉長1毫米,長期以此類推。
當然,一切過激行為不提倡
最后,綜上所述:各國平均身高,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原來!美國沒有想象中那么“人高馬大”;日韓雖說增高明顯,但受制于基因影響、后續乏力;中國呢?沒有最高只有更高,尤其后生可畏,再創史上最佳是必然。
昂首挺胸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