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出差”三人組英雄歸來,北京越野助力中國航天探索前行
4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三位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平安返回,重回地球引力懷抱。三人航天組本次在空間站出差達183天之久,創下了中國航天員連續在軌飛行時長新紀錄,為人類太空生存極限做出了重要的探索。
在迎接航天英雄歸來的東風著陸場,每一個熟悉中國航天的人都可以發現一個熟悉的身影——北京越野。
從探月到探火再到天宮,中國越野力量從未缺席
在中國航天義無反顧地奔向星辰大海的路上,北京越野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鼎力相助。
2019年,北京越野與中國航天探月工程牽手,成立雙YUE聯盟,旗下車型成為中國航天探月工程用車。雙YUE聯盟還數次發起“使命召喚”活動,不斷推動著國人對中國探月工程的熱情與關注。
嫦娥五號從發射到返回,北京越野全程守護,親歷嫦娥工程“繞、落、回”戰略目標完成。返回階段,BJ40刀鋒英雄版承擔了在著陸區域四子王旗的搜索與護送任務,親自見證了月壤到達地球的那一刻。
至探火工程,北京越野與中國航天的合作再進一步,BJ80與中國第一臺火星車同臺發布,并深度參與了“天問一號”的發射全程。
在去年神舟十二號返回時,BJ80就曾遠赴千里迎接航天英雄歸家,此次神舟十三號同樣載著三位英雄歸來,北京越野當然攜手同行。
畢竟,每逢中國航天的大事,北京越野的陪伴已是“標配”。
每一次對未知的探索,都是一種向上生長
北京越野與中國航天的“羈絆”,不僅在于品牌IP關聯,還實現了技術融合、互相賦能,更重要的是,對探索精神的共同擁躉。
在中國航天探月工程中,嫦娥四號通過世界首顆運行于地月拉格朗日2點的通信衛星“鵲橋號”,實現了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踩著巨人的肩膀,嫦娥五號同樣實現了月球背面軟著陸,并攜帶著月壤成功返回地球,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繼美、蘇之后第三個實現月球采樣返回的國家。
而隨著祝融號漫步至火星表面,中國也成為了全球第二個掌握火星車著陸技術的國家,更是世界第一個首次火星任務便成功完成火面巡視的國家,這標志著中國航天的征途正式邁向星辰大海。
此次返回的神舟十三號,三人飛行乘組不僅為中國航天探索了長時間飛行工作生活的可能性,還完成了中國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從此進入在軌組裝建造階段。
中國航天每一次開創性的壯舉,離不開航天精神支持下鉆研出的科研技術實力;北京越野能夠始終站在中國航天左右,同樣靠的是其自身的實力。
北京越野有著專業化的越野車生產基地,在越野的專業領域內,北京越野創造了多個第一,持續致力于為用戶提供智能、安全、可靠的產品。BJ80發動機要經過3000小時耐久實驗,實現3倍于國家標準的可靠保證;在硬核越野配置上,搭載高強度越野大梁,采取電控分時四驅系統,標配后橋自動機械差速鎖,為專業越野而生;在全速域適應力上,按照高溫、高壓、高原、高寒、高腐蝕、干旱“五高一旱”特殊環境下的要求,BJ80也通過了實驗檢測。
每一次的探索,都為下一次的突破。中國航天如是,北京越野亦如是。
中國式浪漫,中國品牌才懂
北京越野對中國航天的關注,根源于品牌內心深處對大國榮耀的追求與向往,并深深地參與其中。憑借著強大的科技實力與深厚的歷史淵源,北京越野參與過國家歷史上諸多重要場合,見證國之榮耀。從BJ212開始,到國慶35周年、50周年、60周年,再到紀念香港回歸20周年慶典,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慶典和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典,北京越野無數次作為最硬核“國車”擔任閱兵指揮車、檢閱車、引導車等角色。
榮耀時刻 總有“北京?” ,只因唯有中國品牌,才能深刻理解航天偉業、大國榮耀這種“中國式浪漫”。
漫漫飛天路,悠悠中國夢。從技術的角度講,中國航天是民族工業的領路人,航天崛起是民族工業崛起的重要標志。英雄歸家路,北京越野同行;這次同行,不僅僅是相伴歸家,更要攜手前行,共同助力民族工業屹立世界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