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贖回的份額怎么不是全款 原因如下
發布時間:2025-10-25 17:58:55
?
閱讀量:2次
?
來源:互聯網
購買理財產品的小伙伴,經常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理財贖回的份額不是全款?針對這點,小編帶著大家一起看一看。
理財贖回的份額怎么不是全款?
通常情況下,不考慮認購費時,理財產品的初始凈值為1元/份。此時,認購份額=認購金額/1.000000,即投資者的認購份額與認購金額相同。等產品成立之后,理財產品凈值會隨著市場波動,即凈值可能大于1或小于,此階段,投資者在產品開放期的申購金額一般不等于申購份額。
舉個例子,投資者購買某產品,申購金額為100元,產品凈值為1.001618,產品無申購費。
那么,申購份額=(100.00元-0)/1.001618=99.84份。
過了一段時間(此階段,投資者無追加無贖回),投資者要全額贖回該產品,贖回當日凈值為1.008585。
那么,贖回金額=99.84×1.008585=100.70元。
由上述例子可知,當理財產品凈值不為1時,理財產品贖回的份額并不等于全款,理財產品贖回份額*贖回時凈值=全款。
其它科普:
【1】持有份額是指持有理財產品的數量。若投資者持有理財產品份額1000份,如果沒有再次申購、贖回、分紅轉份額,則其持有份額不變。
【2】持有金額是指持有份額對應的總金額用持有份額乘以單位凈值來計算。若理財產品單位凈值為1.2元/份,投資者持有份額1000份,那么投資者的持有金額為1200元。
【3】投資者看到個人賬戶中展示的理財產品份額比申購金額少,可能是由于申購確認時的產品凈值大于1元/份,并不代表產生虧損。
上述是理財產品贖回的一些內容,大家可以關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