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期是什么
發布時間:2025-10-25 01:31:52
?
閱讀量:0次
?
來源:互聯網
在許多金融內的文章中,我們常常會看到一個久期的概念。這個概念經常被用于債券上,無論是中短債、短債還是超短債,這些債券類別中往往會涉及到這一概念。那么我們怎么理解這一概念呢?請往下看。 久期是什么? 久期簡單來說就是債券投資者收回全部本金和利息的平均時間,這個概念往往是衡量債券價格變動對利率變化的敏感度。例如:久期越短,債券價格的波動越小,風險越小;久期越長,債券價格的波動越大,風險越大。久期的運算邏輯是立足于貨幣的時間價值的,也就是時間越久貨幣的貶值也就越明顯。 在此我們打個比方,有兩個三年期的固定收益率相同的債券,債券A的利息為一年一付,債券B則是到期兌付本金和三年累計利息,假設其余條件不變,那么用久期的計算公式計算的話,A要值錢,A的久期比較短。這是因為A先付利息,而B是后付利息,錢在當前時間節點所呈現的價值比后期一次性兌現要高很多。 我們可以這么想,如果市場利率下跌,之前債券A已經兌付了一部分利息了,也就說債券A的價值在利率下跌之后已經縮水了,所以它的漲幅肯定沒有價值完整的債券B漲幅大,但是恰恰是因為這樣,所以債券A比債券B要好;同理,市場利率上漲,那么債券A的跌幅也就沒有債券B大,債券A此時的久期反而要大于B了。 因此,我們在關注久期的時候,只要明白久期越小,債券的價值越大即可。要記住一點,投資組合久期越長的債基,風險相對高一些,反之久期越短的債基,風險要相對低一些。不過風險和收益是成正比的,風險低的品種收益也相對低一些,風險高的品種收益也可能會更高一些。